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章:杂书学道,黄符传信(2/3)

可是不一般,即便是吴毅初入仙门也知道这些。

吴毅无心探讨为何作者以龟蛇二象作为老叟出场形象,事实上民间对龟蛇二象也有着很多的信仰,作者在此借用也不一定。

但是那李存忠观龟蛇二象后半日不呼不吸,入水数十丈无碍却分明是感应到气感迹象,也惟有气感生出,一呼一吸极大延长,甚至形成内呼吸才能够做到。

龟蛇吗?吴毅右手食指尖轻轻敲击着石桌,心中渐渐有了决断,其实很早之前在吴毅第一次修炼之时他就发现那本《小周天搬运术》似乎更注重生出气感后元气在经脉中按照小周天运行,打通经脉,滋养肉身,反而在论述如何生出气感来的问题上语焉不详。

这应该是书写道经者考虑到如果道书落入外人手中开始就给其设置一个障碍,以防泄密,这个障碍吴毅本不应该遇上,因为生出气感的方法应该是作为师徒世家口口相传的内容。

但巧就巧在吴毅非正常入门,错过最开始讲述此中关窍的课程,极为可惜。

这也是吴毅为何最开始企盼能够在上课听到这方面关窍的原因,没办法,书上未曾提到,否则以他孤僻的性格那是宁愿自己一点点琢磨的,而今连教授都在诸位弟子面前隐晦地表示不看好他了。

真的只能够自己一点点琢磨了,吴毅洒脱一笑,显得轻松写意。

良久,吴毅放下杂书,目不斜视,安然独坐,神返于心,心不外缘而内寂,境不内扰外静,斩除杂念,收心止念。

回忆自己在古籍中看到的那些对巨龟的描述,想象自己化身为灵龟,浮出海面,身有百丈,恍若小岛,一吸之间,风雷震动,天地灵气源源不断进入身体,直到胸闷气短,再无可吸,方才放开口鼻,又回想起灵蛇吐信子游走的模样,想象自己如同天蛇盘动,浊气溢出,丝丝缕缕,几不可见。

在这一吸一呼之间,吴毅心神不断在龟蛇之间变换,纳气如玄龟悠长,吐气似天蛇细缓,往来循环,不可中断。

不知连续吐纳了多少次,渐渐的,吴毅心神完全沉入其中,洞府中只听得悠长的呼吸声连绵不绝,似乎一只洪荒幼兽在其中。

为吴毅所不知道的是,珠子内的黑甲虫双眼穿过密集的火焰,直勾勾的看着他吐纳修炼,下颚大张,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空洞的眼神里似乎绽放出一丝别样的光芒。

吴毅以为能够用火封住黑甲虫,但这其实又是黑甲虫的一次以退为进,示敌以弱,不得不说,现实就是如此真实。

还是送饭的林立叫醒了吴毅,听得门外传来叫门声,吴毅收功起身,但觉神清气爽,耳聪目明,虽天色昏暗,仍夜视无碍。

吃过晚饭,吴毅仔细回想之前自己根据杂书上对龟蛇二象的描述进而尝试自行修炼,感悟气感的过程,结果无疑是有收获的,吴毅现在即便是正常呼吸,频率也比之前慢了许多,对气流变化也更加的敏感。

但毕竟是自己摸爬滚打,不成体系,来源还是一本更类似于民间话本的书籍,吴毅甚至担心之前自己的感受是否是自己太过于渴望得到进步而产生的错觉。

一边回想着之前自己是如何做的,一边在纸上写下自己认为重要的过程,通过对比道书上的内容,吴毅一点点圈定合理与多余,

这一刻,他在创造功法,以一个凡人的身份。

初步确定后,吴毅正打算通过自身实践一番确认正误,不料门外又传来了声音。

吴毅心中生出疑窦,他的洞府在灵秀峰山巅,大风凛冽,灵气稀薄,树稀草盛,占地狭**仄,除了吴毅住在这里之外,平日也就是林立来此送饭,而林立刚刚来过,这又会是谁呢?

吴毅开门,不见人影,只一道黄褐色符文虚浮门口。

吴毅知道这是传信符,至少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