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二章 薛延陀新可汗。(2/3)

了。”吐迷迷度很快给出了他的说法。

同罗质尔闻言默默地点头,算是认可吐迷度的说法。

两天后在漠北三大部落联手策划下漠北诸部意见达成一致,拥立真珠可汗嫡子拔灼继任为薛延陀多弥可汗。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薛延陀在立了新可汗后,向正在交战的大唐送了一份国书知会此事。

----------------

行在,李世民的居所。

进入农历二月后天气渐渐转暖,虽然早晚依然寒冷但是在室内人已经可以脱去厚重的皮裘,使人感到身体轻松。

可是此时大殿里的李世民和大唐的文武大臣们虽然也已经脱下裘衣却没有感到任何的轻松,反而是十分的烦燥。

这一切皆是因为李承乾那一道关于在孔兑沟召开庆功大会的奏疏,这份奏疏算是正式把他砍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的脑袋的事在朝堂上公开了。

大臣们各自坐在自己的席位上低眉顺眼的,听着李世民呼呼的喘气的声,无不在心里叹息暗道:不是冤家不聚头。

谁能想到李世民一代雄主却被自己弄的儿子毫无办法,李承乾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大唐帝国合格的继承人,唯独缺少对李世民这个君父该有的敬畏。

抓了夷男本来是立了大功,可是不经请示公开把夷男砍首就是越权。

一般人敢于越权都是因为势力够大可以无视他的上官,李承乾是皇太子他只要一越权受伤害的一定皇帝,所以李承乾只越权就是犯上。

公开犯上是死罪,可是犯罪的人是李承乾就麻烦了,大臣们鉴于上次萧禹的下场再也无人敢于多嘴,让李世民一个为此头痛去吧。

李世民自己呢?

李世民此时双眼通红气喘如牛,死死盯着大厅门口好像是在等待李承乾出现他,好狠揍李承乾一顿出气。

至于后面的问题,交给李承乾自己给自己脱罪就是了。

可是现在李承乾远在千里之外,李世民做为皇帝面对自己的权威被挑衅他不能不做些什么,如果整个朝堂都对李承乾越权的行礼默不作声,那他的帝王威严岂不是荡然无存了?

只是李世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轻了没有作用,重了又怕引起大臣们误会,到时候大臣们以为他要废太子对李承乾群而攻之,恐怕朝堂就要大乱了。

所以大臣们不说话他也不主动问他们,也是的给这些人引来李承乾打击。

李世民自己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对李承乾竟然毫无办法了。

唉!苦啊!

正当大唐君臣因为李承乾的事为难时,有内侍在外禀报道:“启奏陛下兵部主秦升泰有急事禀奏。”

李世民闻言面若严霜不置不一词,下面的杨弘礼却是一惊秦升泰是他是使用的人素来稳重,现在突然前来面君定然是遇到了军国大事不能等侍。

见李世民不吭声不由脸现焦急之色,抬头看看李世民刚想奏请出厅去查看。

却见李世民不耐烦地朝他挥挥手道:“去。”

杨弘礼闻言急忙起身匆匆而去,不一时又走回大厅手里还托着一份文书。

李世民和群臣的目光都被他手上的文书吸引了过去。

杨弘礼见众人看来急忙回禀道:“启奏陛下薛延陀立了新可汗送来了国书。”

“哼”

李世民闻言怒哼一声道:“天下还有薛延陀吗?”

杨弘礼还没有答话,李世民就一挥袖子伸出胳膊道:“拿来给朕看看。”

内侍慌忙上前拿接了薛延陀的国书转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匆匆一览,猛地甩在面前的桌案上两眼露出冷冽的神色怒喝道:“真是岂有此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