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三章 转危为安(2/4)

气打压失利方的士气,禁卫军的当务之急并不是砍杀多少个革命军,而是要把这种势头给压下来。倘若能在白刃战中压倒革命党,那么无论革命党这一晚上取得了多少成绩,这里永远是一道绕不开的坎。

由于楚望台军械库直到此时还在孙传芳手中,革命军的弹药只有本部携带的一部分,虽然剿匪的两标在开拔前领到了一大批弹药,但经过整晚激战,弹药已耗损大半。革命军正因子弹缺乏而苦恼,对禁卫军白刃战的举动颇感觉正中下怀,但双方甫一交手,就发现情况根本不是想象的那样。

借着火把和着火后熊熊燃烧房屋的照明,革命军和禁卫军在督署衙门附近展开了殊死搏杀。

迎着禁卫军的刺刀尖,革命军也喊叫着扑了上来,但他们显然没接受过系统的白刃战教育。扑上来的人群密密麻麻,并不像禁卫军一般以三五成群的方式散开,气势上虽然显得很雄壮,但也明显吃到了苦头。

眼看和敌军短兵相接的距离只有20余步,连脸孔和鼻子清楚楚时,姜登选和身旁的禁卫军忽地放慢了脚步……“啪”地一声枪响,姜登选打响了自己的手枪,身旁的禁卫军们亦纷纷端平枪口,向着前面的革命军射击。

排枪连续响起,迎面扑来的革命党猝不及防,仿佛撞上了一面铜墙铁壁,狠狠打了一个趔趄,又仿佛巨大的浪头拍上了岸边的礁石,颓势立显——这样近距离的射击,击不中比击中更为困难,冲在最前面的革命军无不倒地。

他们身后跟随而来的士兵阵脚大乱,既手忙脚乱地想开枪还击。又想搭救前面中枪到地地战友。但还没等他们昨晚决定,禁卫军地刺刀尖已捅了过来。

“杀!”

一片怒吼声席卷整个战场,到处都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场面。只是稍一仔细分辨。就可以发现倒下的基本都是革命军。禁卫军们三五成群,互相掩护,背靠背形成了一个小***,依靠这个***对眼前众多地革命军形成了对攻,三五柄刺刀一致向外,形成了一个令革命军难以下口的刺猬。稍微有些分心,刺刀尖便从“刺猬”身上冒了出来,准确地扎向某个革命党士兵的躯体。而且往往只是一击,要么一击就中,要么一击就退,牢牢维系着轮形阵的完整。

虽然革命军将禁卫军分割成无数个小组予以团团包围,但包围圈中的禁卫军却一个又一个地将革命军挑倒——平素苦练的威力在这样生死搏击地关头,以最强烈的形势绽放了出来。

终于。革命军吃不住劲,先是外围的部队缓缓后退,然后是与禁卫军直接短兵相接的部队阵脚开始松动。地上已横七竖八地躺倒了一大堆尸体,而双方的战损交换比例达到了惊人的10:1。

付出10条性命的代价才能杀伤一个禁卫军。

纵有再多的兵力,这样地交换比例也太过惊世骇俗了一些。革命党是绝对承受不了这种代价的。黎元洪越看越心惊,原本他以为白刃战是杀敌1000自损800损招,没想到禁卫军居然如此彪悍,居然如此凶猛。

远处,惊魂未定、从四处陆陆续续收拢过来的,刚才担当防御督署衙门重任地新军和督署卫队目睹了禁卫军的神勇表现后,满脸颓势一扫而光——有禁卫军做后盾,我们怕什么?

“撤!大家赶紧全部撤到钦差驻地去。”

没了革命军地紧逼,撤退成了交替掩护、依次退却的且战且退,黎元洪尽了最大限度的努力,收拢400名筋疲力尽的手下,随同姜登选的禁卫军一同退回了驻地。



这头刺猬刚刚好不容易舒展了一会以后,现在又开始蜷缩起来,露出了浑身的硬刺,让每一个意图下口之人都不得不掂量几分。

革命党对督署衙门的攻势受挫,老半天没能恢复元气,直到过了半个多小时后,反应过来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