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国会大厦(2/3)

后资政院议员扩容的需要,一共设了360,全部由议员按代表团分别就座;另一个扇形简称国务员扇形,位次较少

考虑供不是议员,但须需参加资政院会议的国务员就务院扇形按照政府各部以及监察院、科学院等排好位次。

会场中心有两张讲台,一张供发言人使用,既可以供国务员向议会报告施政情况之用,亦可供议员发表意见、质询国务员之用;另一张供议会主持人使用,由他随时掌握会议动态,发布各项议程。

在讲台的周围同样有一个扇形模样地位次区,供议长、副议长、书记长和其他常务性人员使用,在位次区背后则是记录席,由速记员将会议的进程予以记录。

原本按照中国的习惯,只有白纸黑字才算认账,口说向来是无凭的,亦不会有会议记录地习惯,只有史官会记录皇帝的起居注。但既然仿行宪政,自然连欧美擅长的一套全部都学了来,不仅如此,按照宪政顾问的意见,除了专业速记员外,还额外进口了两台留声机,分布在两个讲台之下,专门用于记录发言者的语言,这样即便速录有错,也可根据唱片所录予以纠正。

在椭圆型会场的东端,还有一处与众不同的地方。原本会场中央是一片布满着地毯的平地,但这处地方却巍然高起,而且与两个扇形和会场都有隔拦,此处却是御座,专供皇帝出席议会聆听时就座。除了位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王朝统治风雨飘摇。



朝廷一些有见识的王公大臣和有识之士纷纷进奏条陈,请求从学校和武备方面入手,富国强兵,以摆脱受制于列强的尴尬局面,自强自立。

正是在这种从上到下呼声一致的强兵运动中,清廷出于皇室安全和保卫皇宫及京师的考虑,在光绪末年和宣统初年,组建了一支皇家禁卫部队,正式命名为禁卫军。

皇家禁卫军这支宫廷卫队由监国摄政王亲自统领——它的设立实际上是病入膏肓的清王朝走向灭亡前的回光返照和最后的挣扎;它的兴衰成败直接关联着清廷的命运。

禁卫军不过是护从圣驾的皇室卫队,它无法左右王朝覆灭的命运。所以,诗人感叹:

扰象驯犀事万端,又传边警到长安。

北门坐镇须平仲,扈驾何如安土难

一、皇家禁卫军受命于危难之秋

皇家禁卫军是在清末特殊的形势下组成的宫廷卫队,产生于风起云涌的立宪改良和改革军制的光绪末年。皇家禁卫军是一支地位崇高的特别禁军,其入营、奖惩、编练、编制和独特的军营生活一直十分神秘,令世人神往。

6.:.

皇家禁卫军是摄政王载沣一手操办组建的皇家卫队,其军中生活自然远在其他军营之上。按照训练大臣奏准的《禁卫军饷章》明文规定:从禁卫军最高指挥官的禁卫军大臣到禁卫军中最低级的军官司书生,都是支领薪水;禁卫军军中各队官以上的武官既领薪水,又领公费饷银;禁卫军中目兵匠夫只是支领饷银。

专司训练的禁卫军大臣每人每月支领的薪水是月银1000。大臣以下是禁卫军各级武官,他们的每月薪水远在训练大臣之下,各有等差:一等军咨官月银250;二等军咨官月银200;三等军咨官月银两,军咨官系训练大臣的辅助官。军咨官下重要的武官便是军械科、军法科、军需科、军医科四科监督,分别是四科的最高长官,他们的月薪是每人月银200,待遇在三等军咨官之上。

禁卫军统帅部在训练大臣、军咨官和四科监督之下还有众多中、低级武官,他们也是等级不同,待遇千差万别:教练官专司训练官兵,地位仅次于三等军咨官,每人每月薪水是月银100;秉承军咨官分任筹办考功、军略、教育、训练诸事务的执事员和四科监督下属的科员以及参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