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出动新锐(3/3)

谋长净法寺五郎少将,以他为首的神尾师团参谋群制定了“西南虚攻,东北突围”的作战方案,希望能在不借助援兵之力的情况下跳出包围圈。这个计划虽然是仓促制定,但也不失周详,实中带虚,虚中有实,单从表面看来,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可惜的是,国防军拥有地技术优势打消了这个方案的全部优势——国防军拥有的空中优势使得鬼子的任何调动全部一览无遗。

故事进程地顺利几乎超出想象,当神尾师团执行虚实结合的攻击任务时,中间联络兵力薄弱的只剩下一个不完整地联队,净法寺五郎少将等人不是没有看到这个缺陷,只是考虑到以劣势兵力还要发动主动进攻,不得不将中央担负联络的兵力削减到最低限度,他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即便是这样的部队,也足够抵挡住国防军24小时的了,只要保持着这样一个联络通道,一旦实攻打开局面后,担任佯攻任务的部队就能迅速通过联络通道撤走。更何况,在主攻和佯攻发动后,国防军的力量必定会被牢牢牵制住,哪里还腾得出手来攻击本方虚弱点?在这种自以为是的自大情绪中,一个带有鲜明弱点的作战计划出台了。

但是,日军没有想到,国防军山东前敌指挥部和大本营的意见惊人一致,不必理会日军所谓的虚实进攻,他们打他们的,咱们打咱们的——出动禁卫军,用最精锐的装甲兵在敌人最虚弱的腰上捅出一个窟窿来!

总体上的防御战,但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进攻战;整体上的稳步推进,但不放弃局部优势下的快速穿插。大本营是这个意思,前敌指挥部也是这种打法,这才叫英雄所见略同!在战事还没有大规模展开的时候,国防军已经投入了战役预备力量,准备给予敌人雷霆一击了。

包围战进入了第三天,天气好得令人有些陶醉。在东西两端的日军拼死进攻时,禁卫军装甲团的隆隆轰鸣声已经碾到了敌人最虚弱的腰部防线。当排成进攻纵队的新式战车发出怒吼时,鬼子草草构筑的防御工事还草地不像个模样。几个用沙包泥土堆砌起来的所谓机枪掩体,在37mm战车炮的轰击之下很快就被摧毁干净掘就的战壕、封锁沟被战车轻松地驶过,所有妄图负隅顽抗的敌军都被重达16吨的庞然大物碾成了一堆尘土。跟随在战车后面前进的,则是无数手执钢枪汇聚成洪流的步兵队伍,他们得益于战车的掩护,一方面用手榴弹打扫位于战车射击死角的敌人,另一方面则毫不犹豫地将枪弹倾泻在妄图对付战车的日军士兵身上,让那些“嗤嗤”冒着白烟的手榴弹送这些敢死队上路。偶尔有稀稀落落的日军炮弹落在人群中,但很快这些火炮就遭到了无情的压制和打击。禁卫军如同一把烤得滚烫的小刀,轻而易举地切开了一块奶油。第三次机遇 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出动新锐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