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三十四章 通穴化劫再重生(2/3)

脘、太白、神门、阳池、关元和太冲。当年轩辕圣帝执掌星海之时,曾著有一书,名为《黄帝内经》,而《黄帝内经》又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凌瑀所要为端木雨涵打通的这九处大穴,在《黄帝内经》中均有记载。《黄帝内经》乃是华夏最早的医学典籍,被称为医之始祖,其中不仅有对百病的分析和医治方法,更有医道哲学理论,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凌瑀望着一脸羞涩的端木雨涵,收起心神,探出双指,印在了端木雨涵的第一处大穴上。而那第一处大穴,便是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颠顶,联系脑部。可见,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百脉之会,贯达全身。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黄帝内经》的《灵枢·卫气》中说:“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指的便是百会穴。当凌瑀指尖的蓝色光束顺着端木雨涵的百会穴渗入她身体之后,端木雨涵眉头微皱,忍不住发出一句痛苦的哼声。

而后,凌瑀的双指压在端木雨涵的第二道穴位上。第二道穴位,名为太渊。太渊穴出自《灵枢·本输》。别名鬼心、太泉、大泉、天泉、大渊,属手太阴肺经。曾有人这样形容此穴:太,大也。渊,深也。穴为肺经原穴,八会之一脉会。言其脉气所大会,博大而深,故名太渊。此穴位不仅是修者身上的大穴,就连寻常百姓,也时常用到。太渊穴位于腕前区,当百姓咳嗽、气喘,腕痛时,按压此穴有缓解甚至治疗的作用。

当凌瑀以水之力轻压端木雨涵的太渊穴时,自端木雨涵的指尖射出十道寒气,那些寒气如冰刀一般锋利,险些将凌瑀划伤。寒气如刀,所过之处,将岩浆火海斩开了一道道缝隙,直至过了一刻钟,缝隙才消失。

第三道穴位名为风池,风池穴最早见于《灵枢·热病》。曾有古籍这样形容: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池穴在颞颥后发际线者中,足少阳、阳维之会,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乃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风,指穴内物质为天部的风气。池,屯居水液之器也,指穴内物质富含水湿。风池名意指有经气血在此化为阳热风气。本穴物质为脑空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外部之热,水湿之气胀散并化为阳热风气输散于头颈各部。在寻常百姓的心中,风池穴同样为大穴,此穴所能诊治的病症更为繁多。对大风、中风、伤寒、洒淅寒热、温病汗不出、目眩、目昏、泪出、气发耳塞、颈项如拔等均有奇效。

第四道穴位名为中脘,中脘穴属奇经八脉之任脉。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取穴时,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在医道圣手以此穴为修者疗伤时,遵循寒则补之留针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中脘穴所治病症也十分广泛,可医胃胀痛,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尸厥,惊风等病症。

第五道穴位名为太白,太白穴一称出自《灵枢·本输》,属于属足太阴脾经。太白穴位于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太白穴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本穴物质为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受长夏热燥气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层次化为金性之气,故名太白穴。太白穴主治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疾病,是百姓经常用到的至关重要的大穴之一。

当凌瑀将五处大穴打通后,端木雨涵的脸色已经红润了许多。而且,凌瑀在贴近端木雨涵的时候,能够感受到端木雨涵的体温已经不似之前那般寒凉,虽然还不至于恢复到正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