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40章 这次是真谋反(二合一)(2/4)

去。”

好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还真的没什么可担心的。

说完了正事,父子二人就这么一边品茶一边闲谈,直到一壶茶终了的时候,二人起身。

李二拍着李恪的肩膀语重心长道:“儿啊,朕若一朝不在,这十万海军,就是你将来的护身符,你可要记清楚了,将来别让他人再算计了。”

干了一辈子的李二心里清清楚楚,皇位不能传给自己中意的老三,那就只能传给皇后生的儿子,长孙家能算计李恪一次,将来就会算计他第二次,作为父亲,他不想看着儿子日后惨死。

至于说李恪手握兵权,会不会起兵谋反一事,根本不用担心,那是十万海军,上不了岸的,大唐现在内部各州道都被经营的很好,十万骑兵可能是个隐患,但是十万海军,根本不可能是,所以这一招可以说一箭双雕两全其美。

李恪哪里不明白父亲的苦心,双目含泪给李二磕头拜别。

数日之后,斥候来报说,追击齐王李佑的人失败了,没有追上,齐王李佑已经回到了封地。

紧接着就传出了齐王李佑起兵谋反的消息,一时间朝野震动。

百姓不明其意,心说今年是怎么了?皇子接二连三的谋反?大唐根基不稳吗?

这次是真谋反,李二是真的发怒了,大骂李佑禽兽不如。

当然了,几乎没人把李佑谋反当成一回事,一个小屁孩,没有根基没有实力,靠什么敢起兵谋反?顶多就是为祸一方,随便派个人去就能制住他。

李二倒好,根本就不派人了,直接一纸诏令过去,正在归途的李绩,汇合岭南海军一起,走海上去齐州平乱,于是这位齐王殿下刚起兵谋反不到三十天,就被镇压生擒了,这其中还包括来回传递信息的二十多天。

最奇葩的就是,返程大军一路押送着高句丽的俘虏,现在倒好,俘虏又多了齐王李佑一群人,这画面,就好像杜荷这帮小子灭了两个国家一样。

杜家商会这边,武照却接到了杜少清一个奇怪的命令,再次向东北方向输送粮草,而且规模上丝毫不亚于上次的大战。

这是做什么?大战都结束了,双方履行约定,我们一方只要付钱就行了,而且杜家商会已经准备了足够的货物充当履约军费,现在还运粮做什么?难不成还要再起大战?可是,打谁呢?东北这个时候好像已经开始下雪了吧。

满腹疑问的武照去找丈夫理论,杜少清悠然道:“上次是做军粮的,这次是出粮食救济我们的百姓,性质不一样了。”

“我们的百姓?

夫君,你是想运到营州救灾吗?可不对呀,明明你说的是运到扶余城屯粮。”武照越听越迷糊。

杜少清从书房取出一张不大的低头递了过去,“这是东北方面诸国地图,从这个冬天开始,全都划归大唐了。”

“什么???

这不可能!咱们不过是借兵灭了高句丽一国,其他几个小国家还没……

不对,你不会是驱虎吞狼之后,还想来个渔翁得利,让大唐顺势出兵,一统东北之地吧?

我的天呐,夫君,你也太狠辣了吧,这招数都用?岂不是让天下人骂你无耻?背信弃义?”武照惊呼道。

杜少清将夫人按在椅子上,安慰道:“安心啦,冬季不打仗的道理你忘了?从大唐借兵哪有那么容易,你猜错了。”

武照追问道:“那是怎样?如果不是拿下这些小国,夫君怎么能说这些都是大唐百姓?”

“不战而屈人之兵呀!

我之前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