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45 新铺开张(2/3)

很有意趣的小玩意,比如一个竹雕的小马,或是一个藤编的小提篮,东西不贵,讨个欢喜。

铺子所在的街道本就是平日人流如织的地方,来往闲逛的人有很多,这边一热闹就吸引了不少人,所以开张第一天的客人便很多。

因所售物件以竹制为主,店名就叫“相宜斋”,取的是咏竹诗“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之意。

铺子是一明一暗两个店间,后面还连着伙计的歇脚起居处。明间十分宽敞,主要售卖价钱稍低的货物,里间的货物和明间品种差不多,但做工和用料上就要讲究许多了,价钱也颇为昂贵。若是有客人对里间的东西依然不满意,那么还可以上楼去雅间,由掌柜的拿出更精贵的东西来,这些东西就不是普通人能消费得起了,若非达官显贵身家丰厚的,伙计也不会将之往楼上带。

这是彭进财和如瑾商量的法子。相宜斋做的是手艺的买卖,这种东西不比吃喝,并非日常必需,大多是买来在家里摆着看或者送人用,主要的客人就是文人和女眷。文人有穷富,女眷也分高门低门,所以货物就分了价钱档次。为了方便女眷逛店,明间还用镂空的屏风隔出了一片小地方,女眷在这里不会轻易被外男冲撞。

开张第二天如瑾约了刘雯去铺子里转了一圈,轻装简行,没有表明身份,店里伙计们都不认识东家,在场的彭进财也没有说破。如瑾便和刘雯在店中逗留了好大一会,观察各类客人们的喜好,以及伙计们招呼顾客的水准。

“真没想到,咱们竟真开了一家自己的铺子”

在楼下转了一会之后,由彭进财亲自带着去楼上雅间,一坐下来刘雯就感慨不已,神情激动。

她未曾出嫁,作为闺阁女儿还没有自己的产业可以打理,所以开铺子对她来说是生平头一回。不比如瑾已经亲力亲为开过绣品铺子,心情已经不似起初。如瑾对这个铺子非常满意,也充满期待,但不会像刘雯一样激动得眼中含泪。

“好了,坐下来喝口茶喘喘气,别尽顾着高兴啦。”如瑾递了帕子过去给她擦眼角,笑道,“这两日生意还不错,虽然不是人满为患日进斗金,但在同类铺子里已经算很好了。我看照这样下去,咱们先前准备的货不够半个月卖的,你得督促工匠们继续努力才成。”

“那是当然我回去就派人去和工匠们打招呼,还要再想一楔样画出样板来,好有新货可上。”刘雯满口答应,恨不得立刻回家做事。那冲动的样子堪可媲美江五。

只可惜最近江五被母亲带着这家那家的做客,名为串门实为相看人家,弄得她苦不堪言脱不得身,不然以她的性子早就跑到铺子里看了。

这边两人坐着说话,楼梯上脚步声响,两个长衫文士上楼进了另一个隔间。伙计拿出几样精贵东西,两人把玩片刻,问还有没有更好的,似乎不大看得上。不一会就听见彭进财过去打招呼,搬出一盒湘妃竹所制的山中木屋摆件。

说是湘妃竹制的,其实整件东西里头只有小竹舍和舍前竹桥是湘妃竹,其余都是普通竹子和木头做的搭配,算起来成本不过百两。然而彭进财是什么人,一番口吐莲花的解说,愣是将这东西卖出了三百六十两,还把那两个文士哄得十分高兴,撂下银票就带上东西走了。

彭进财回转到这边隔间,笑道:“以后这套摆件就起价四百两了。反正虽是一个东西,细节处都有不同,任谁买了去也不会有重样的,要几百两都值。”

若不是自家买卖,如瑾真想说他一句“奸商”。

这个买卖的确比平民街上那个绣品铺子赚钱多了。绣品虽然也有高低,但在平民聚集的地方很难做高价生意,不像这里,相邻几条街道都是厩有名的闲逛之地,荷包鼓鼓的人很多,不差这点银子。

笑着打趣了彭进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