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400 食髓知味(2/3)

底下各司各部郎中、员外郎等官员不说一抓一把,也是相当多了。管库的郎中有的是闲职,有的颇有油水,不能一概而论。但无论如何,伯母李氏的父亲只是寻常八品京官,家里和寻常百姓也没太大区别,而户部郎中官居正五品,如瑾从没听说她家还有这等亲戚。

长平王笑道:“是啊,刘家大太太的表姨婆的女儿嫁给了戴家,所生长子就是这个戴稳。”

好远的关系!

但亲戚远不远只看走动,若走动得勤快,便是八竿子的远亲也能像一家人似的。若不走动,就是亲兄弟姐妹也可形同陌路。如瑾想了想,平日和李氏刘雯等人jiē触时从没听她们提起过戴家,那就是不怎么走动了?

“你是怎么知道这层关系的?”荷露隔帘说晚膳摆好了,如瑾站起身拉了长平王一起去厅堂用饭。

“戴稳五十多岁了,在现在的职位上坐了八年不得进一步,最近朝堂上为空出的侍郎位和首辅位互相扯皮,首辅他自然不敢想,侍郎还是可以争一争的,于是和刘衡海走动起来。”

果然是这样,平日不见走动,眼看刘家和长平王府关系亲近,长平王此时又和以往不同,这才过来钻空子套近乎。如瑾自然不齿这种人,“阿宙,你不会看他与刘家有亲才扶他上来吧?”

“若是呢?”长平王扶着如瑾入座,给她在后腰垫了软垫子。

如瑾侧目瞄他,见他眼里隐着笑意,也笑了,“你才不是这种糊涂人。”

“也是,也不是。这个人颇有林安侯的性情,却是一步一步考上来的文官,户部一待许多年,同窗同僚不少,八面玲珑的比林安侯聪明得多。这时候用有和自己有关系的人,他放心,我也省力。”

这倒罢了。如瑾笑着给长平王盛汤,两个人相对用膳。

像戴稳这种人如瑾想得很清楚,长平王日后若越站越稳,钻营贴上来的人便会越来越多。什么人有什么人的用途,况且官场上托门子走关系是常事,送礼收礼并不意味着这个人就是大奸大恶,名声很好的官也不能免俗,所以只要勘用,管他是主动贴来的还是你自己挖出来的呢?她相信长平王不是任人唯亲的糊涂人,只是这个时候,他才刚刚上位,朝中不稳,多用些自己人总是稳妥些。于是什么戴稳戴不稳的,如瑾丢开不管了,只一心陪着身边人吃饭,享受难得的悠闲时光。

接下来的日子长平王依旧忙碌,便是精神再好,有时回来也带着几分疲色。朝中事不在于多寡,只是要用心和各方角力,他暗中经营的势力以护卫和刺探为主,在明面上做事的根基毕竟太浅,要想让朝中大小官吏都习惯他、服从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

何况,私下里还流传着关于皇帝病重有蹊跷的各种流言。

这一年的夏天,大燕治下没有去年那样的大范围旱灾,江南一带却闹了水患,治灾要银子,要得力的人去赈灾,皇帝在时也要焦头烂额一番,长平王更是忙得要命,回家休息的时候也常常静思想事。

如瑾开始渐渐显怀,而且比寻常三个月左右的孕妇腰身粗壮许多,人也发福。胡嬷嬷说怀胎的女子不能太胖,胎儿也不能滋补太过,不然生产时要凶险。于是如瑾每天都要绕着满王府走上几圈,锻炼腿脚,活动筋骨,只为日后的生产储存力气。吴竹春教了几个伸展筋骨的动作,没事时她就在院子里练一练,虽是胖起来,倒觉得比以前瘦的时候还身子清爽。

秦氏一改深居简出,惦记着女儿,总往王府里跑。蓝泽有时候也借光过来,但长平王总不在府里,如瑾就把他丢到外院去喝茶。对于这个一见面就开口闭口不离“王爷”的父亲,她实在亲近不起来。

进了八月,天气有些凉爽了,秦氏大包小包带了许多东西又来探望女儿,打开包裹,除了吃食就是入秋穿的各种衣服,里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