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75国之栋梁(2/3)

舌说着搜查的事。这群人正是太子门下那个管事,他们白日里从庙中归来,他第一时间去求来的救兵。接连跑了几个衙门,守备京城的大员们同意帮忙找人。却不肯以朝廷的名义,搜查那个“傅家三少夫人”。理由是,这个妇人没有作奸犯科,没有罪名拿她。其实是不想为了一个小小管事的几句口舌,闹出什么混乱。天子脚下,维稳第一。不然连国都都乱了,人心还能齐整。还有一个不好宣诸于口的缘由,太子虽大,不过是预备的储君。千岁之上尚且还有万岁,陛下他老人家好端端在龙庭坐着。大伙当得是朝廷是皇帝的官,不是太子给的官。犯不着为了太子的私事大动干戈,不然置陛下于何地。但也不好不给太子爷面子,便只是出了许多差役兵卒,协助管事四下找人。

和管事说话的,是从别的衙门里借调来的六扇门的老手,姓万,年岁比安平帝好大,也是历时三代的老人家了。旧时没有退休离职一说,只有一个文绉绉的说法,叫“乞骸骨”。就是向朝廷请命,言明自己老了,做不动事情了。请求朝廷放他返家还乡,让自己这把老骨头,回去埋在自家田间地。其实就是求退休。万捕头年纪大了后,又瞧着时局混乱,自己不过是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不快,犯不着蹚这趟浑水。便也乞过几回“骸骨”,但他受了盛名所累,长官都不肯放走这样一个做事得力的人离开。万捕头只好继续在他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不出意外的话,大约是要一直做到老死了。

这回出于对太子商谟的重视,京城的守官虽不好大张旗鼓地相助管事,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尽了心,特别推荐了万捕头过来就是一个明证。管事的无奈,有胜于无。当下便对万捕头备述详细,当然也隐没了一些事实。万捕头也不管许多,他能一直安稳在京城这样鱼龙混杂的地方,做个有名的捕头,也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万捕头没打算了解傅三少夫妻和太子之间的纠葛,只一心把这事当做一个人口失踪的案件处理。

经过详细的摸排情况,万捕头对管事的说道:“大人,以小人之见,那个曾经来庙里探望傅夫人的村妇,有重大嫌疑。按照山门前香火小贩的描述,夫人失踪那日,也有个形貌相似的妇人,带了车马在山下出现。”管事的不以为然,问询小贩时他也在场,小贩说那个妇人从庙里接了一对夫妻离开。其中男子面色暗沉,身子富态。妻子是个头脸圆圆的寻常女子,却也不是个孕妇。这二人都生的平淡无奇,好不吸引眼球。若非那小贩闻到男子身上的雄黄味,猜测他是个贩卖雄黄的商人。琢磨着是不是要为端午节,向此人进些药材制酒,多看了他们两样。也准是和别个一般,一晃眼这二人走过,之后丁点印象全无。

若说这几人和三少夫人没有关系,也不尽然。庙里的和尚就提供了另外一条线索,说之间看到过有个形貌相似的男子,和严妈妈在道路上遇到说话。至少说明严妈妈和这人交谈过,他们之间不是素不相识,而是存在某种联系。可是打听起跟着那个雄黄贩子,一起离开山寺的女子。这便和三少夫人又对不上号了。三少夫人已经是好几个月的身子,一副大腹便便的模样。那个同行的女子,不光容貌不同,体态也是一个正常女子的身量,显然这二者不是同一个人。管事的因此对万捕头的业务能力产生了怀疑,心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便是这姓万的以往再神通,到底他也是个老家伙了。门齿松动、头发稀落,连头脑也变得迟钝糊涂。管事的想起之前向各处衙门求助,那些人不甚搭理自己。愈发怀疑这些官员看太子不在京中,便失了恭敬,随随便便弄个老家伙糊弄自己。

万捕头看出管事的态度,也不出言说破。他这一辈子做的调查工作多了去了,凭的就是他个人的直觉和敏锐的判断。事情没有水落石出前,别人对他有所怀疑,也是常有的情况。万捕头从没把这种事放在心上,见管事的不甚爱搭理他。他便也不事声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