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三五章 上帝在开玩笑?(2/2)

部制定的《1719年定制》,在二十多年间只有细微的变动,英国战舰因此被法国和西班牙的新型战舰迅速赶超。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并非技术落后,而是英国议会政治的保守和短视。无论海军理事会还是军械理事会,都对技术革新不感兴趣,因为锱铢必较的英国议会从来不愿在这上面花钱。英国政客们仅仅满足于纸面的兵力优势,只要皇家海军拥有足够数量的七十门炮以上战列舰便万事大吉,没有人关心战舰的尺寸和性能以及舰炮的口径。

而就在英国海军故步自封的时候,法国人却在努力的发展自己的海军,建造的战舰一艘比一艘强。

尤其是在1747年5月份爆发的菲尼斯特角海战的第一次海战中,法国一艘新型七十四门炮的三级风帆战列舰“无敌号”为了掩护舰队主力撤退,单挑六艘英国战列舰,战至舰上绝大多数官兵非死即伤才降旗投降。

英国皇家海军司令乔治.安逊上将对无敌号的强劲战力深感敬佩,他不但亲自上舰受降,还指示海军理事会派专家仔细考察这艘战舰。结果让海军部高层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无敌号虽然只是一艘三级舰,可这艘船长52米,宽15米,吃水6.5米,排水量将近一千八百吨!上面更是装备了二十八门36磅炮,三十门18磅炮,以及十六门8磅炮。

无敌号无论吨位还是火力都超过英国九十门炮的二级风帆战列舰!

而最令英国人担忧的是,无敌号代表了法国海军主力舰的定制,同一档次的英国七十门炮三级战列舰的各项指标都望尘莫及。

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于是英国海军部立刻掀起了一场追赶法国的政治运动,动员舆论压力逼迫议会拨款建造新式战舰。

尤其是当乔治.安逊海军上将出任首席海军大臣以后,更是立刻给海军理事会人事大换血,提拔斯雷德为总建造师,开始大规模仿造法国的新型战列舰。

发生在英国的事情,作为死敌的法国人还是很清楚的。吕克少将也知道这些事情,但英国人建造新舰的时间只有十多年的时间,新式战舰的数量并不多。所以吕克少将才有那么大的把握断定英国人的舰队很难把安托万留下的。

但他真的是没想到,安托万的舰队确实没有被英国人留下,但却被一群印第安土著给击沉了!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求一下推荐票,谢谢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