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两百八十章 虎贲猛士(2/3)

便有了躲避的机会。”说着,对孟立熊吩咐道:“打趟我传你的军体拳给莫公公看。”

孟立熊遵命照办,就在这观武楼的二层台上练起拳来。

陈醉所谓的军体拳,其实就是 散手。讲究的是内外一致,手脚齐到,不先不后,不贪不歉。后脚蹬,前脚蹦,手掌吐劲。肘之垂劲与膝之纵力相合,肩之沉劲与胯之抱力相合,肩之开劲与裆之圆劲一致,浑身内外上下协调一致,互相补充而毫不散乱,斯之谓 俱备。

重意不重形,省略了筋骨皮的锻炼部分,直入主题,问道寻源,挖掘自身潜力为主。

陈醉结合自身练拳的感悟心得把拳法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练的是艺,修的是形。讲究的是外练筋骨皮,效法自然万物,将身形修炼的如野兽一般强壮,属于以自身的强壮体魄攻击对方要害的技艺。在这个阶段内,山戎部的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天生的铜皮铁骨力大无穷,只要长大成人便具备了这种能力。

第二阶段练的是心,修的是道。需以大勇毅之决心磨砺自身的精神世界,通过练拳来挑战自身承受极限,在这个过程里体悟自身与外界的关系,达到身心与自然大道的完美和谐状态。这样的拳法不着重于招式的凶狠,只在乎一动一静之间是否与天地同息。到了这个阶段,练拳既是修道。

这个世界的修行者通过修心诀,打坐和体悟来感悟天地元力充盈于丹田内,在进入四肢百骸强化自身,壮大气脉经络。到了一定层次就可以真元外放,隔空护体亦或者伤人于无形。

而陈醉所传的拳法理论基础来自于梦中人生的记忆。

他从梦中人生的记忆中汲取了许多关于拳法之道的道理后总结出来的拳道。

梦中的那个自己生活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因为孤独无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是靠读书打发的。所以他读了很多书,有用的,没用的,愉快的,悲伤的,不求甚解,阅后即忘。直到来到这个世界,得到霍鸣婵指点学会了大梦心经,随着道意修养的提升,那些消失在记忆长河深处的东西忽然变得清晰起来。

自伏羲画卦阐明阴阳,包罗世间万物,远在天地外,近在自身内,皆顺乎其道而生存演化,始作八卦,象生其中。嗣命阴康作大舞戏,舒展肢体,循还气血,以愈民疾;黄帝作内经,探按摩导引诸法,以却病苦;老子讲性命,学成道教鼻祖;释氏谈慧命,旨成西方之佛;孔子论天命之性.而易行乎中;庄子吐故纳新,合于呼吸,熊经鸟伸,以求难老,运动锻炼身心,以强精神,这便是拳法的由来。

陈醉将自己所知的这些道理和在这个世界里学到的东西相融合,创造了一套适合先天体魄修养的体术。先前他自觉命不久矣,便想着临死前把这套东西传下去,这才把孟立熊调到京城收为弟子。

那日青龙街上一场大战,陈醉与成药师密谈后便在府中闭关。每日里除了自己练拳修身消化那枚造化灵丹外,其余时间都用来亲自指导孟立熊练拳。不得不说这小子的天赋太惊人,他的道意只有第一重,但体魄修炼在配合了婵儿留下的阴阳丹药酒后却实现了一日千里的进步。

孟立熊开始练拳,他对拳法的体悟近乎本能,每一个动作都浑然天成,看似破绽百出其实全身每个点都是最强点。

拳道既是人道,拳王既是人王。

陈醉得意的看着,照这么练下去,或许用不了太久,这孩子就能突破先天八品的限制,进入到金刚不坏的先天九品境界。想到这里忽然想起了夜魔城的开辟者人王聂政。这孩子如果达到了先天九品,是否意味着他的天赋能媲美聂政?

“年轻人,请接杂家几手碎玉拳试试。”

声到人到,莫启贤身如鬼魅,瞬间到了孟立熊面前。青玉为表,白玉为骨,漫天拳影挟着磅礴的天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