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章 鞑子杀来了(2/3)

是崇祯二年他十五岁时,孟宏誉便上禀明廷将那五经博士让给了孟闻玉。

因为没有弄出侄子早死早夭的狗屁事来,明廷为了奖励孟宏誉,给他了一锦衣卫千户的虚衔。

也所以,邹县孟家,别看家主是孟闻玉,可他在孟宏誉这个叔叔面前就如儿子见了老子一样。

孟闻玉脸『色』涨的通红,他也不傻,孟宏誉想得到他又如何想不到这几日他与曲阜、嘉祥频频往来书信,愣是没能查出丁点的不对来。叫他恨的不行

“小侄这几日里与曲阜、嘉祥都有书信往来,实在查不出痕迹来∫那鞑虏已经兵临府城府城,离我邹县近在咫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把眼前危局应付过去”

孟闻玉实在没好办法。

他肩膀上的压力很大的≈满檄文虽是才贴出的,但必然已经流传出去,这坨大翔不管是不是他们拉下的,却已经掉进他们的裤裆里了∠闻玉顶着老祖宗的名声,既不能矢口否认,那就只能硬着头皮叼来了。可问题是他担不起啊,一不留神,孟家要绝嗣的。

满清鞑子很厉害,可他们没有进入中原,这就是鞑子最大的短板$果满清真跟当年的金兵一样席卷了整个北地,那他也痛痛快快的投了。

可眼下的时代里,满清鞑子根本就没有入主中原的苗头。半个辽西走廊还稳稳的掌控在关宁军的手心里,鞑子既然无法入主中原,那不管现在兵锋再盛,早晚也要退出中原的。就像之前数次入塞一样∠家人现在若是跪了,以后被大明朝清算来,岂不一样糟糕更是把先祖的光彩全数丢尽了。

不只是孟家,嘉祥曾氏和曲阜孔颜两家也都是一样情况,面临着一样艰难处境∏清军不杀过来是好,真若杀来了,他们就是跪也不敢,抵抗也不敢,煎熬之极啊。

“建奴来了,建奴来了”孟闻玺的声音忽的在书房外响起,然后就一阵脚步声,孟宏誉之子孟闻玺便推门奔入来。“父亲、兄长,鞑子分兵向南了。兵锋已经过了白马河,恐怕午后就能杀到。”

孟闻玺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那就是,现在的邹县整个都已经『乱』了,孟家的几个家老更已经要爆炸了。还有县内的士绅贤达,现在大堂那儿的人是越聚越多,都要找孟闻玉讨个说法。

是的,讨要个说法

很多人都在恼怒着孟闻玉为甚要自找麻烦,去招惹浑身沾染着鲜血的满清鞑子不知道这些粘『毛』饮血的野人鞑虏的刀子是会杀人的吗

凭白无故的要挨刀子,这在孟家人眼中,那就都是孟闻玉的错。

至于他们先前吃了老朱家二三百年大米的恩情,在这些孟家家老的眼中全然不是个事。从五胡『乱』中原开始,孟家都怂了多少回了

就是当初徐鸿儒之『乱』时,邹县被起义军攻破,孟家人乖乖的待在府内,本也是无事的∧怕县里的文庙都已被义军给捣毁,毕竟是信白莲教的么。但像孟庙这种所在,徐鸿儒还是手下留情的~孟承光在官军反攻邹县的时候要谋求功劳,率丁壮为官军内应,结果明军被起义军打退,然后孟家也遭了秧。

但孟家是遭了秧,可孟庙也依旧保存完好。

从北宋开始大造孟庙起,后者至今数百年,屡经战火,却都保护完好♀能耐可比人老孔家了。

而再从孟庙再来看曾庙,曾家人就是不行。光是在大明朝,曾庙在嘉靖隆庆年间,就先后两次毁于农民起义军战火中♀“修行”不到家是一回事,曾家声名不显,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就如图尔格之所以选了孟家当鸡杀,原因就是曾家太跌份儿了~弱鸡了,都没资格当鸡甚至曾弘毅保不准在清军杀到嘉祥县之前,就已经先溜之大吉了。横竖曾庙毁于战火也不是一回两回了。而孟家先人那好歹还是儒家亚圣,是人所共认的二号人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