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明丞相(三)(2/3)

都抖起来了,指着中原报上刘锡命的一系列丞相令便大声道:

“科举内容改成了什么东西?还有,正兴朝新立,正是急需大臣效命的时候,怎么还能说要对此前贪污等事追责,这不是把人往南,往其他地方推吗?……”

刘宗周等到黄道周噼里啪啦地说了一通,这才跟着叹气道:“可不是吗,刘无疆胸有大志,但是这为政之道可不能急啊。”

话音才落,刘宗周便看到黄道周转身就想朝屋内走去,急的他赶忙一把将黄道周拉住。

“幼平兄,话还没说完呢,你这是要做什么?”

“做什么?”,黄道周一脸激动地看了看西方,“天子就在武昌,博望侯又为政太急,可见正需我等前去辅佐,我还在此地荒废时日做甚?”

刘宗周愣了一下,他没想黄道周这么激动,既然立刻就要前去武昌,这,这也太……

“你我亲朋故旧都在江南,若是不辞而别,只怕牵连甚重!”

黄道周冷笑道:“你也说了,我等牵连甚重,福王何曾有这样的胆魄。”

说完他语重心长地看向刘宗周,“起东兄,愚弟和你不同,我本就是太子之臣,如今主上南幸,为人臣者怎可不披肝沥胆前去相见,不说了,在说南京衙门就该封门了。”

黄道周说完松开刘宗周的手便走。

刘宗周在原地呆立了几秒钟,随即也猛地一跺脚。

“同去,同去。”

趁着南京朝廷还没有反应过来,刘宗周、黄道周分别给自己的几个亲信弟子人蔡春溶、赖继谨、赵士超和毛玉洁等人递了个信,一行人分成数路直奔武昌而去。

一直等到下午时分,马士英等人才带着中原报获得弘光帝朱由崧的接见。

倒不是马士英等人故意拖沓,实在是朱由崧沉醉在酒池肉林里无法自拔,一直到下午才醒呢。

“混账,混账!”

乾清宫中,猛地传出小胖子朱由崧的怒吼,只是这吼声中怎么听都有一股恐慌的意味在里面。

大肆发泄一通后,朱由崧一脸惊慌地走下御座拉住马士英手道:

“首辅,如今奈何?”

“陛下无忧,此事还有转圜的余地。”

与朱由崧相比,马士英倒是显得颇为平静,经过这一天的细思并且和手下阮大铖等人商讨之后,马士英已然定下心来。

“哎,臣也没能想到,刘无疆竟然真的能将太子寻回,仅此一事,他被任命为丞相便是众望所归,难怪先皇封他为博望侯,果然堪比伊尹霍光啊。”

听到马士英感叹,朱由崧顿时气鼓鼓地一甩手道:

“说这些作甚,快想办法,朱慈烺一登基,朕如何自处?朝廷如何自处?首辅你如何自处?”

马士英依旧笑道:“臣说了,陛下勿惊,刘无疆本来是拿了一手好牌,却硬生生地将其打成了滥张,可见其名不符实也,这便是我等的机会。”

朱由崧眼睛一亮立刻追问:“这是怎么个说法?”

马士英嘿嘿一笑指了指报纸,“所以说刘无疆名不符实,倘若他趁着太子继位一事,大肆号召群臣前往武昌朝见,再能大肆承诺封官赏爵,那样的话咱们才是真的危险了。”

“但是如今呢,刘无疆仅凭意气用事,便断绝了太子继承先皇政治遗产的可能,如今这天下有哪个当官的屁股上是干净的,刘无疆竟然公开表示要对前朝追责,如此一来,谁还会去投效他?”

“除此之外,刘无疆擅改科举,废除理学官学地位,必然惹得天下士子大怒,国朝以理学治天下三百年,这天下间终究还是理学士子多,刘无疆这么做,岂不是断了他们当官的路子?”

“臣就不必再说什么废除官绅不纳粮之类的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