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九章 掀桌子(1/2)

这段时间,无论是朝廷还是白莲教,双方都在整军备战。而面子上,大家都在搞和谈,弄得好像即将能够天下太平了一样。无论是白莲教的头头脑脑们,还是朝廷的各方大佬,都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白莲教和大康朝廷,是不能共存的。对于这种杀官造反,破坏民生的恶劣行为,大康朝廷怎么能够姑息?

但是,为了减少兵戈之灾,大康朝廷对于白莲教的投降还是抱有一定的希望,按照文官集团的话来说,只要哄得这群造反份子放下了手中的刀枪,丢下了手中的兵权,那么以后怎么拿捏他们,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吗?因此,大康朝廷还是开出了不少合适的条件的,给的好处那在武定国看起来,简直就是一种犯罪!

但是,刘晨阳只是为了拖延时间罢了,作为白莲教新任教主的他,看得很明白。这些大康朝廷的劝降团,开出的条件天花乱坠,实际上就是想哄得他们放下兵权,离开桂省。只要他们相信了朝廷的鬼话,等到他们出了桂省的那一天,估计就是他们人头落地之日。或许朝廷会格外开恩,饶了那些当小兵的普通教众,但是对于他们这些当头领,渠帅的人,下场只有一个,断头台上走一遭。

所以,刘晨阳一直以来,对于劝降团,那是狮子大开口,提出了许多难以想象的条件。这些文官们,一个个姥爷一样,端起茶杯,丝毫不在乎刘晨阳提的这些有多么的不合理。在他们看来,谈判,是个水磨工夫的事情,哪会有一天就完成谈判的?不过是坐地起价,就地还钱罢了。

既然,文官们不着急,那他刘晨阳更加不着急,反正时间拖得越久,我手里的部队战斗力就会越强悍。只有手里的实力才是硬道理,如果没有手里的三十万兵马,朝廷会好好的跟他在这里谈判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刘晨阳也时不时的跟自己其他几路渠帅表达这个思想,让他们打消投降的念头。老老实实的增强自己的实力才是真的,闲着没事干的话,就去练兵,就去监督防御工事的建造,总之,别想那些开出来的高官厚禄,难道能比你现在得到的多吗?

很多头领,渠帅,经过刘晨阳这么一说,恍然大悟。对呀,是这么个理,我现在得到的,和朝廷开出来的东西,好像也差不多。而且,如果投降朝廷,还没这么自由呢,万一遇上个秋后算账,保不准人头落地了。

而随着时间的推进,文官集团们越来越发现,事情的发展不按照他们的预想走了。他们在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或许,这次劝降是弄不成了,这事要黄了啊!最着急的,要数这次劝降团的团长,礼部侍郎蒋兴东了,他可是赌上了全部的身家,这要是黄了,他岂不是成了穷光蛋?回去还得受到处分,等于之前辛苦的那些年,全都付诸东流了。

“刘教主!刘教主!你们到底要怎么样啊,朝廷开出来的条件已经很不错了啊,你看看,你们要求的不许秋后算账,恩怨一笔勾销我们答应了。你们要求的安置所有白莲教将士们,我们也答应了。就连给你们的爵位,我们也从子爵,涨到了侯爵。你们要知道,咱们大康,总共也没几个国侯,这条件不错了!你们到底要怎样才肯答应投降啊!”

蒋兴东这次又来找刘晨阳了,这次他可是真的急了。谈判已经进行了三个多月,一点进展都没有,他都有点感到绝望了。这次说什么也要逼着刘晨阳同意投降,他才好拿到功绩,回去复命,走向人生的巅峰。

可是我们的刘晨阳教主,抬眼瞟了他一眼,冷哼一声,说:

“蒋大人,你说的这些条件我们知道了,可是你不也没说其他没答应的条件吗?你看看,我们要求的保留一半的兵力,由朝廷负责军饷。我们为朝廷拱卫西南,还有桂省官员,由我们自己选拔,这两项,你们不是没同意吗?既然没同意,干嘛要指望着我们答应投降呢?”

“刘晨阳!你不要太过分!保留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