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 人走茶凉(2/2)

是成就了岳阳楼,有了《岳阳楼记》的岳阳楼,才叫做岳阳楼啊!”

武定国的这句话,说的人云里雾里的,估计也只有武定国自己明白这句话里面的含义了。

从此,岳阳楼,正式成为了潇湘省的一个文化符号,如果身为潇湘学子,不到岳阳楼上走一遭,真是枉做潇湘人。

武定国其实并不是为了出名而抄袭范仲淹的名篇,而是这篇文章,实在是说到了武定国的心坎里去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何等的风骨,武定国自愧弗如。想他这些年,足迹到了大康最南边,又去了大康的政治中心,从西南到中央,再到西南,来回辗转几千里,留下了多少故事,也让多少百姓脱离苦海。

然而,武定国没有满足,他雄心壮志的想要为更多的百姓开一片太平盛世。却哪曾想,皇帝说废了他,就分分钟废了他,空有一身报国志,却没了用武之地。试问,他自己,或许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但是要做到后天下之乐而乐,却没那么容易。

岳州的宅子,依旧是老样子,只不过变得斑驳陈旧了些。很多年没住人,下人们打扫没那么勤快,有些地方都长满了青苔,爬山虎。武定国并不生气,因为这样子反倒是有点绿意盎然。

那些亲朋好友们,长大的长大,老去的老去。当武定国见到自己的老岳父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本健壮的张大爷,如今却佝偻着背,拄着一根拐杖,眼睛也瞎了,牙都掉光了。

张大爷拉着张芷宁的手,老泪纵横,他说,还以为这辈子怕是难见到自己的女儿了,这么久都不回来看看。说的张芷宁忍不住的哭泣,武定国也十分的惭愧。的确,这些年的奔波,倒是把家里人给忽略了。常回家看看,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

除了亲人们的探访,武定国的日子,变得颇为宁静。官场上的人们,似乎是有意的疏离武定国一样,这么一个名臣回家,客气的送上一份薄礼,不客气的,当做没看见。和当初武定国率领大军南下的时候相比,真是印证了那句话:人走茶凉。

也好,你们不来烦我,我也懒得应付你们。忙碌奔波了这么多年,也是时候沉寂下来,过过安生日子了。何况,如今一家人齐齐整整的,大哥回来了,还带着大嫂和两个侄子,二哥死而复生,还有了二嫂和小侄女(武定国一度以为是个男娃娃,闹了个大笑话。),老爹回来了,姐姐姐夫也来了,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外甥。

如今,武定国才算是明白,什么才是小康……

家人都在,朋友们都好好的,家里不缺钱花,自己风光过,成就过。有时候,幸福真的很简单,武定国满足了。只不过,心底里藏着的,还是有一丝丝的失落和遗憾。

嗨!管它作甚,进时风起云涌,闲时静看落花。我武定国没啥大志向,我的目标是,在古代奔小康!

(全书……呵呵,当然没完!)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