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08章 制造第一批芯片!(2/2)

佳能、尼康、还有!

尼康已经逐渐走向没落,而(阿斯麦)有米国提供的光源、德意志的镜头以及超越世界的机械工艺,毫无疑问已经垄断高端光刻机行列。

中子星科技这台光刻机既不是的,也不佳能、尼康的,而是来自沪城微电子。

所以在制程上才会只有90纳米,只能用架构与设计来凸显性能。

不要以为有了光刻机,芯片就能成功制造出来。

制成一块芯片除了光刻机以外,还需要很多步骤,比方说等离子刻蚀机,反应离子刻蚀系统,离子注入机这三大设备。

以为这就完了?接下来的制程才会让人头皮发麻。

输入惰性气体的单晶炉、把晶圆切割成小片的晶圆划片机、封装之前,去除背面多余基体材料减去厚度的晶片减薄机。

还有化学气相沉淀的气象外延炉、低压化学气相淀积系统、提供氧化环境的氧化炉、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系统、低压环境中进行高速溅射的磁控溅射台、化学机械研磨机、将引线以基盘焊合的引线键合机、封装测试的探针测试台!

前前后后需要几十种高难度步骤,这还只是没有算上芯片设计的制造……所以才会被誉为世界门槛最高的行业。

光是设计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时间,现在制造又要大量的人力与资金。

没有几百亿、几千亿打底的基础研发资金,一般公司还真不敢随随便便就进入半导体领域这个无底深渊,纯粹是在受罪。

中子星科技半年来的架构与设计总共投入了一百多亿,这些设备的采购,也花了几十亿,这还只是计算资金,没有算人力。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太困难了!

就算钟子星有充足的底气,也不免感到心惊肉跳。

要不是有深厚的底蕴为基础加上源源不断供入的庞大现金流,有哪几个公司能撑下来?早就被这不见成果却需要大量投入的项目给吓退了。

中子星科技不仅进入了设计领域,还打算自己研制各大半导体制造设备……稍微出了一点错,可能就要把全公司给拖垮。

设计需要大笔资金,实验纠错小规模流一次片就需要几十万,还存在失败风险,还要从基础开始投入、研发、制造相关设备……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