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10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2/2)

万人,中原地区则约二千万人口。

保守的估计,约一千万人口消费齐国的海盐。平均每人每月食盐大约三升,每升只需加价二钱,齐国每月可获财政收入竟多达六千万钱,为当时齐国每月税收收入的两倍!

这是什么概念?此即只要食齐国海盐之人,均在为齐国纳税。

所以管仲自豪的称之为“煮沸水以籍天下”,煮沸取之不尽的海水,就可以收取无穷无尽的税赋!

更妙的则为,盐属微量消费品,无人觉得齐国对他们的经济剥削,仍然孜孜不倦无怨无悔的为齐国输送财富。齐国国内,齐桓公因为利润丰厚完全不必担心财政赤字,可大量减免农业与商业税,实现管仲的低税制。

换而言之,盐铁价格的上升,反而让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此亦证明了管仲的“富治思想”:国家发展经济的目的,便是要老百姓手里有余钱,老百姓手里有余钱,方可自官商购买生产、生活资料,从而又促进生产,形成良性循环。

反之,若老百姓的钱被高赋税搜刮走了,无钱买东西,市场便会萧条、萎缩,形成恶性循环!

需要指出的是,管仲在齐国为盐铁专卖,而非盐铁专营。

齐国无国营工厂,而是将山海资源承包予民间生产,然后由国家统一收购,如此便可控制盐业的销售与产量,进而控制盐价,让国家和百姓均可赚取巨额利润,以免造成后世汉武帝实施盐铁专营而“与民争利”,最终导致国民分裂的恶劣情况。

由政府控制专营权,然后将经营权下包给民间商人,以一定比例分配利润,此即后世非常流行的“资产国有,承包经营”之雏形。

总之,如此一来,齐国便在不压迫百姓的情况下,积累了巨额财富。

有钱不一定可使鬼推磨,但措施得当,绝对可以控制别国的经济,进而控制对方的政治,则敌国尽在我彀中,这岂不比辛辛苦苦舍生忘死去打仗轻松的多,有趣的多么?

所以,齐桓公对管仲的提议甚是有意:既可称霸天下,又毋须战争流血,简直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嘛,这样好的事儿哪里找?

但齐恒公还是疑惑:可是亲爱的仲父干爹啊,那具体余下应如保做呢?且听如下分解。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