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 结伴赴并(2/2)

之下,就选了对李利更有帮助的钟繇。

张家世代门第,生活富足,在长安城中,张昶与各路英豪名士交游甚密。尤其是与钟繇,两个人都喜欢书法,经常在一起讨论切磋。此时钟繇去了上党,张昶在京中甚觉无趣,闻得荀攸要去并州,便寻上门来,要一起结伴同往。

张昶一来,却又引了二人来,凉州牧韦端之子,韦康和韦诞。这兄弟二人,都好书法。平日里和张昶等人走得最近。他们就是京兆土著,其父韦端远任凉州,他兄弟二人在家中闲来无事,听说张昶要同荀攸去并州,就一起寻来了。这会韦康不到二十岁,韦诞才十五岁。兄弟两个长得都非常出色,是汉朝典型的高富帅。

孔融历史上见过这两个娃,然后给韦端写信说:“前日韦康来,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昨日韦诞又来,懿性贞实,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

四人之中,荀攸年纪最大,他看到这三个家伙,心中是哭笑不得。幸好从长安到上党,这一条线路很安全。到了河东,跟着河东的运粮车队走就行了。不然荀攸还真不敢带人乱跑。韦端老来得子,把韦康、韦诞兄弟俩宝贝得不行。要是出了个什么好歹,荀攸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于是四人就结伴同游,等到河东杨县时,一场大雪就毫无征兆的落了下来。大雪过后,天地一片洁白,山道虽然难行,但为了不耽误粮草的输送,运粮车队也只好一路艰难跋涉。一场大雪,荀攸、韦康看到了战乱不止,民生多艰。张昶、韦诞看到了天地山川不同的气势,正在想着书法而发痴。

这一路之上,四人分成两对,各自交谈,倒也颇为有趣。韦康年方十五时,就已经出仕郡中为主簿了,或许是经历过底层的磨砺,他对于政事,也颇有见地。荀攸有时候听了韦康之言,也觉得获益良多。至于韦康,那就更是收获巨大了。不是谁都有资格能得到荀攸的指点的,要不是这一路闲着没事干,荀攸也不会跟韦康讲那么多。

等得到了上党时,已经是兴平元年的十二月了。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