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河东盐业(二)(2/2)

妥协。最后几个回合下来,皇帝和大臣们,达成了默契。铁可以民营,盐则是有限度的民营。大臣们也在其他地方对皇帝配合、让步。于是皆大欢喜之下,东汉的国力,竟然在汉和帝手里达到了极盛,史称永元之隆。

可惜汉和帝英年早逝,接下来的皇帝,就一代不如一代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天下盐官,也只剩下收税、监卖的权利了。

李利听完贾诩的讲述之后,心中不禁就是一叹,身边有个能人真幸福。这不,关于盐业经营权的前因后果,给自己讲得明明白白。那自己以后做事,也可以有针对性的从容不迫了。

既然朝廷没有说官府不得插手盐业经营,那么自己自然可以搞盐业开发啊。法理上没有问题,李利就一点也不怕。干起事来,心头火热,全身是劲。

他又了解了下,河东大大小小的世家士族们,几乎家中都有盐场。尼玛,在这么一群人碗里抢食,相当危险。怕死的李利未虑胜,先虑败。事情可以搞,大不了搞不成,拍拍屁股回长安嘛。

但小命却是一定要保住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惹急了他,直接去长安调了兵马来,什么世家什么大族,都得跪。

各大家族的盐场,都有私兵在看守。这也是东汉王朝的一大痼疾。豪强们有庄园有坞堡有田地有人口。完全是独立出来的国中之国嘛。

考虑到未来很有可能发生的武装冲突,李利就在想,现在单靠徐晃一个是不行的了。徐晃是河东人,万一心里念旧情,不说通风报信,言语上稍微露一点口风,那些比狐狸还狡猾的家伙们肯定就会提前做好准备。

而且,军队中不能只有徐晃这个本地派。张辽在河东是个无根浮萍,是时候拉拢并州佬了。

想到这里,李利就把卫觊、裴潜、贾逵、柳孚四个一起喊了来。对他们说道:“我有一事,骑都尉张辽就在河东,谁若能说服他效力于我,我必有厚赏。谁愿往之!”

四个人对视一眼,心想这正是在李利跟前刷印象分的时候,可不能落后于人了。于是便齐齐上前道:“禀太守,下吏愿往!”

李利哈哈一笑,摆手道:“去吧!”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