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三章 钱是怎么花出去的(1/2)

同这位典簿共事了这么些日子,贞锦依已知他做事肯用心,也爱较真,倒颇有些痴处。看他大受打击的样子,只得反过来安慰他:“潭爷勿要忧心,织锦司办的差事并无懈怠处,无外是为皇家尽心。身正不怕影子斜,御史们也不过是风闻,弹劾不到什么。”

潭典簿摇头道:“你年纪小,哪里晓得这里头的厉害。朝上那些大人们……唉,单是身子正,勤劳办差,未必就可以无事。

“你且与你师妹先回曹爷那里,还做你们的绞罗锦去,那是过了圣上的眼,皇后要用的东西,该当没人敢阻。这里的事,你们勿须再操心了。”

半途而废,贞锦依也不免有些沮丧,问道:“那些织工们怎么办?全都遣散了不成?”

潭典簿道:“京城召的自然就遣散了,木作处的还回他们本处。至于老桐他们嘛……桐师傅师徒三个仍交到曹爷那里安排,你们的织机总要有人来改调。旁的人,恕咱家就顾不了那许多了。”

看得出他这已是尽力维护,贞锦依不再多言,只由他安排,不久即回了外城的织锦仓房,与纾锦宛等人轮班织那绞罗锦。

这里加了人手,眼见着进度便有所加快,贞锦依又与曹典簿提了一下想要试一试回文锦。

曹典簿只说先顾眼前,待绞罗锦织成,可对上头有所交代,到时看情形再说。

贞锦依又问能不能多造一台绞罗织机,曹典簿沉吟片刻,也摆着脑袋说等等再看,其他的却不肯多言。

才来时,织锦司的几个管事的唯恐没有新制的织锦,时常来催问,如今有了新花样,却反推托,贞锦依发觉外头的形势恐怕很有些严重。

可此时工匠探亲访友的规定已经废止,织锦司的内监们口头上说让她们安心在外城仓房做事,实则将她们看管了起来。她们不但出不了皇城的门,就连织场的院门也出不去了。

消息实在闭塞,贞锦依既不知事态发展,更完全无法判断这回的弹劾事件到底会有怎样的影响,唯一能做的只是做着手头的事,静观其变。

幸而内监们看得虽严,衣食用度上并无苛待,贞锦依虽暗自悬心,明面上尚能安慰织锦仓房的诸织工,维持着正常的织造事务,不至人心浮动。

这时候消息灵通的内官监诸位有职司的大太监们也并不轻松。

石大人上了奏疏以后,各省又有几个地方官也陆续跟着上疏附和,除了忧虑织造制衣、珠宝玉饰、木作家具等业大费人工,奢侈浪费,更有痛陈下贱之人滥用绫罗金玉,大修家宅园林,以致礼制荡然无存,长此以往将动摇国本。

因衣冠僭越是最为明显,也最败坏风气的,故而奏请裁减锦官院和内染织局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御史们也不知从哪里找来了内染织局、尚宝监、尚衣监等内府衙门的几个主事太监私自倒换内库的货物、与外藩商人结交,并收受贿赂、中饱私囊的证据,要求皇帝立即处置这些大胆的阉宦,其中就包括内染织局的监丞。

正昌帝虽然当时不作发落,只要求内官监彻查,然而将内官监改为御笔监的事也就此搁置下来。

内官监还没有查出个结果,内阁又趁热打铁般跟着奏报内染织局耗费甚大,且直指织锦司在内官监的庇护之下,铺张浪费,大兴土木,征召木匠织工,修造织房院落等,不但在皇城内修,还修到了西城去,叠床架屋,几乎花掉了全年的预算,今年显而易见要入不敷出。

并且奏请查办织锦司掌司,问他这些钱是怎么花出去的。

本该管理国家大事的内阁偏要揪着内监衙门一个小小的掌司不放,这在开国以来还是头一遭。

正昌帝心中十分不悦,表面上也只能不动声色,这日散了大朝之后,便将内阁、御史和户部、工部及理藩院的主官留下,叫人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