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615章 抑儒抬农,大办农学堂(2/2)

风气……

有人读书只为了有份收入稳定的好职司做,更多的人读书,在此时这个时代里其实还是想要奔着围城一般的官场里钻。

了解人心之中这种思想,刘行还额外做出了一项规定:凡各省农学院毕业之学员,参加六大书院入学考试时全部同比降低两成的录取标准分。凡各地各学堂生,毕业后成绩差的毕业生,都将被征召、直入屯田营先去服兵役三到五年。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告诉那些读书人别看不起农学生,你们可以十年寒窗苦、朝廷日后随时能让你们下乡去翻土。

相反一直在翻土实践中学习、成长起来的学生。在考六大学堂的时候录取分数线比你们低了两成,大大增加了农学生入学的可能性。

你只知苦读书的人,下乡去翻土的时候至少几年都难以适应,无法过上令他们满意的生活。

可是农学生则不同了。他们本身就有扎实的劳作基础在。就算毕业后成绩在同期生中是排名末位的,人家未来最多还是回去做老本行。

农学生都有田间劳作的扎实基础,与那些死读书的同时下地去耕作,必然是农学生收成远比书呆子要多。产得多、分得多,生活标准自然而然就会形成鲜明对比、不同的层次感了。

甚至刘行可以预见到,未来田间地头上同样是毕业时成绩末位的学生。书呆子们追着捧农学生的臭脚、猛拍农学生的马屁。为的只是人家给他们支支招、让他们在秋收时能多得点粮食,让生活过得更好一些那场景……

“刘哥哥,你太坏、你真的太坏了,你这是逼着书呆子向农学生低头、逼着那些嘴上喊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儒生们去为吃饱肚子尊重农学生呀!”刘行这一套计划才说完,一旁的赵金珠捧腹大笑起来。

她大笑着,望着刘行道:“哈哈哈,看来十年、二十年以后,谁再敢喊不为五斗米折腰、朝廷都无需动辄重型惩治、只需要把他们罚去屯田便能使那些自以为高风亮节的人为了吃饱肚子而变得明事理、懂识时务了呀!”(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