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章 幽州长史(2/4)

了大大小小地坞堡,以求自保,后来这些汉人世家和入侵的胡人达成了协议,向胡人效忠,入朝为官,而胡人则继续保护和承认汉人世家的利益,虽然统治阶层是入侵的胡人,但是在中原之地,仍然是行千年来的王与臣共天下的老规矩。

皇上和高仆射,还有本朝开国之初的整个士大夫阶层有鉴于此,不愿五胡乱华时这种只知有家,不知有国的惨剧再次发生,加上南北朝三百年,汉化的胡人们又形成了一个关陇大将代代相传的军功贵族集团,与原来代表汉人利益的北方五姓七望这样的超级大世家形成了对抗之势。

所以汉人的士大夫阶层也不得不作出些妥协,让出一部分的祖产田地,分配给民众,换来国家的富强与稳定,毕竟如果国家垮了,他们作为世家也是损失极大,象太原王氏这样的家族,经历了大乱之后,已经远远不如新兴的二李这样的军功世家了。

但皇上也是和这些大家族作了一些交换,他们拿出了大量的田地,减少了大批的奴仆,但自身的其他产业和一直保留的情报系统却被默许存在,只要不触及那条谋反的底线即可,要知道大世家之间也是存在着竞争关系,不太可能形成一块铁板,集中起来造反,真要到了那一天,这个皇朝也就是气数已尽了,就象北周,最后他们的忠臣除了宇文氏宗室以外,也就只有个尉迟迥了,这说明无论是关陇大将,还是汉人世家,都选择了皇上,北周岂能不亡?”

王世充长叹一声:“皇上果然是厉害,知进退,通人心,又有高仆射这样的重臣辅佐,这才有了大隋的如日中天啊。”

红拂点了点头:“高仆射本人自然是宰辅之材,但他的出身地位也决定了只有他才能到这个位置,高仆射的先祖在北魏年间从辽东迁移到渤海,与北齐皇族 的高室并无血缘关系,虽然他的祖父辈开始就在北魏为官。但也只是州郡一级的中下层官员,并非高官显贵,所以高仆射这样的中等世家,是不希望五姓七望这样的超级世家永远压在他们头上的。这也是他和皇上能君臣一心,利用开国之初人心思定,民众渴望国家强大与和平的心态,推行这种改革的最主要原因。”

王世充冷笑道:“越国公也是这样的吧,虽然是弘农杨氏的后人,但并非显贵,虽说能和郑氏联姻,但也并非超级世家,这也是皇上重用他的原因。红拂姑娘,你也是越国公手下情报组织的首领。皇上也应该知道你们家情报组织的存在 。”

红拂微微一笑:“正是如此,但我们两家的情报组织从不针对皇上,大臣之间有些争斗,正好符合皇上的利益,他宁可重臣互掐r();随身空间在魔法世界。也不愿意这些人团结在一起,铁板一块来威胁君权,高仆射虽然一直是尚书左仆射,但先后也有苏威和越国公任右仆射与他分权,就是此理。王世充,跟你说了这么多,你应该了解了皇上对于大臣和世家间拥有自己的力量与情报网络的态度了吧。简单说就是一句话,不影响君权,不谋反的情况下,皇上是默许这些组织存在的。”

王世充点了点头:“所以即使这些世家之间联姻,通婚,皇上也不过问是吧。可是你说的我还是有些不太相信。堂堂的北齐宗室之女,又怎么会给高仆射训练成了间谍呢?世家训练普通的百姓当杀手,当刺客,当间谍,这点我信。可要说北齐皇室之女也是间谍,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了吧。”

红拂微微一笑,嘴边再次现出一个美丽的小酒窝:“王世充,你难道不知道高劢家的往事吗?如果不作这种交易,只怕二十五年前北齐灭国的时候,高劢家就给满门抄斩了,还用等到今天?”

王世充对于北齐的往事不是太了解,甚至于模糊印象中,姓高的高熲和建立北齐的高欢是不是远亲,都不甚了了,听到这里时,心中一动,问道:“能说得详细点吗? 我对北齐的皇族不是太清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