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章 华夏德裔的秘辛与来源(2/4)

一个正常或者说普通的人类能保持自己的样貌与身体机能不衰退的情况下生活七十年的时光。更何况您在1945年的时候已经五十五岁了,如果您今天过了生日的话,那么您就一百二十五岁了,估计能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面对眼前重装条顿骑士的疑问,希特勒闭上眼睛出了一口气:“我们之间还是换一个称呼吧,我早已经不是第三帝国的领袖了——你直接称呼我的名字阿道夫吧,你的名字叫做冯龙德?听上去是东方那些华夏人的命名方式,不过你的名字却是实实在在的德语名字,而且还让我响起了一个熟悉的老家伙。”

“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你的陆军元帅,应该是他吧?”冯龙德耸了耸肩。“还在外面世界生活时的我是一名生活在华夏青海省德岛市的德裔,我的父母给刚出生的我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能像那个国防军军人一样正直并能做出一番事业。然而我现在说不上正不正直,而且我老觉得我的性格绝对掺进了其他不太对劲儿的东西......”

“龙德施泰特?是那个具有老派绅士风度与将领风范的老容克贵族啊,我太了解他了。”阿道夫叹了一口气,看样子是回想起了一个刻板倔脾气的老家伙,“那个老家伙的军事才能没得说,就是政治上一点敏感性都没有,而且太过于直言不讳了,还特喜欢公开提出批评......不过现在回想起来也没用了,除了我与进来的这一批之外,其他的人不是战死的话估计就是被同盟国的军事法庭宣判死刑了吧,也不知道现在的德意志祖国怎么样了......”

冯龙德与阿道夫沉默了一会儿:冯龙德发现一聊到阿道夫那段历史那简直就是缅怀惨淡的过去,估计这些历史上真正发生的事情在这个唯一存活到现在的当事人看来就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悲惨回忆,尤其是整整七十年都无法摆脱这种情绪的情况。对于当事人而言就是日日夜夜不眠不休的折磨。

稍后等阿道夫情绪稳定了一些后,冯龙德和他又聊了一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些事情,或多或少也算满足了一下阿道夫的倾诉欲。捎带脚让冯龙德也了解了一些那时候的真正史实,虽然是带有阿道夫个人认知色彩的。不过这明显也比大部分历史书籍上资料的来源处要可靠得多:你就说说吧,谁家的历史书或者历史研究资料能找到阿道夫本人来采访,估计真有几句阿道夫亲口说过的,那估计这资料就值老牛鼻子钱了......

虽然冯龙德并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而只是一名历史爱好者,但这也不妨碍他咨询一些他感兴趣的历史细节,而且冯龙德也询问了一下关于华夏内的德裔问题,结果让他大吃一惊:

关于华夏境内为什么有数量庞大的德裔民族,阿道夫表示也不清楚。

在华夏这个五十七个民族起码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黄种人的国度里。除了像西部两个自治区有把个少数民族是白种人特征以及东北边界的几个省有少量的俄裔民族之外,唯一一个以数量众多而著称的白种人少数民族,那就是德裔了,至今都大部分生活在青海省,尤其以德岛市及周围临近的城市最甚。

关于德裔的历史问题一直都是包含争议性的:对于绝大多数华夏内的汉人而言,金发碧眼的德裔就目前的人类进化理论而言就不应该出现在华夏境内;但问题就是根据近些年的考古研究发现,这些德裔在这片土地的生存时间几乎与土生土长的华夏人相比几乎不相上下,甚至很可能他们居住在这里的时间远比自矜原住民相比更加久远——然而这种推论一直没有被承认,而且详细的情况也只有德裔内流传,而汉人即使有得知的也很少有承认的。

虽然德裔的来源问题可以说算是一个谜。但对于并不感兴趣历史的汉人来说,他们对于德裔来源的见解也仅仅只限于清朝末年的德国租借青海省这个概念而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