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进军(2/5)
说道:“毕竟是铁大人见多识广,熟谙军事,不像我等文人不通军旅阵仗啊。”这话绵里藏针,暗讽徐世昌不过是文人一个,听风就是雨的乱报军情。
“不敢当,不敢当,末学后辈只是班门弄斧而已。”铁良可不敢在这满是红顶子亲王军机大臣面前自夸。
慈禧听了好大一通后,感觉有点倦了,挥挥手,说道:“徐大人,这个军情紧急,片刻不得耽搁,哀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国家大事,也需要真凭实据的,这样吧,那桐,你即刻派遣快马去天津城打探下情况,铁良,你也让旗人镇的官兵们动动身子骨,万一真来了,也有个应付。荣禄,你亲自督办这件事,一定要查清楚这军情的道道。”
“是,太后。”一直沉默不语的荣禄躬身应道。
“那就先散了吧,哀家有些倦了,再有事情的话,去慈宁宫通报即可。”
“恭送太后。”
“太后吉祥。”
实在没想到自己这辛苦跑一趟,换来的却是这结局,徐世昌心冷若冰,甲午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满清也一直是没什么大的战事,都继续沉迷在天朝上国的梦幻中不能自拔。
瞬间,徐世昌感觉到,这大清已经是实在没必要去继续扶植了。继而,他想到,如果当年李中堂大人在北洋风头最劲的时候夺了这皇权宝座,也许,现在又是一番风景吧?
现在袁世凯接了李鸿章的班,如果没有山东长毛,或者解决了这次长毛危机,自己一定要劝袁世凯上位,这些满人,这些个老臣,已经是风烛残年,死守着那点见识看世界,是注定要倍淘汰的。
想到袁世凯,徐世昌心中又有点焦急:“不知道袁大人那里现在怎么样了,是否守住了天津?那长毛大军有多少?战力如何?还有无声无息的北洋舰队到底怎么样了,都不知道,得赶紧回天津,找到袁大人,在这里,只能是等死罢了。”
刚刚走出了紫禁城,徐世昌就看到一队人马疯狂的冲了过来,同时大叫声传来:“紧急军情,闪开,快闪开,紧急军情。”
惨然一笑,徐世昌已经猜到了怎么回事,八成是天津城危急之类的军报,北洋,危险。
小跑到一旁,骑上了自己来时的马,徐世昌就往城外奔去,他知道,如果现在不走,估计又要被喊回去和那群人争辩,如果是在倍那桐指责之前,他还有心去为清廷出力,但是现在。。。
徐世昌离开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整个紫禁城内就传来了急促的鸣钟声,响彻十里。整个北京城几乎都倍这急促钟鸣声给惊动了。
“咋回事?咋回事?这哪儿响钟了,哪儿响的?”
很多人朝着周围望去。
但是几乎没人知道这钟声代表着什么,主要是已经太多年没有敲过钟了,自从第二次鸦片战争过去已经60年了,能记得这钟声,并懂得这钟声含义的人屈指可数。
国钟响起意味着京城不保,意味着国家将亡的意思,即使很多官员也不太清楚这个概念。
但是紧急钟声代表着出大事了,这是必然的,一时间,大量的官员纷纷朝着紫禁城奔去,只有少数明白的人急忙赶回家准备收拾家财细软准备逃亡。
刚回到慈宁宫的慈禧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这紧急钟声震得魂飞魄散。
“怎么回事?”翡翠玉杯中的参茶还未进口,就被骇的手一松,叮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当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城,咸丰带人逃亡前就敲过这大钟,慈禧因为当时的印象太过深刻,她自己也差点丧命,如何不记得这事情?
现在下面的人居然还未把消息通报给自己,就擅自敲响了大钟,那。。。。徐世昌说的是真的。
瞬间慈禧反应过来,脸色变的苍白如纸。
“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