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进军(3/5)
,快传哀家的懿旨,召集所有大臣上朝,快去。”
“还有。。。把皇上也请过去。”这皇上自然是指光绪,戊戌政变后,慈禧迫于各国压力,以及皇室的舆论,也只敢把光绪囚禁在瀛台,但现在大清危矣,还是需要这个旗帜出来一下。
没有了平时的悠闲,慈禧带着人风风火火地朝着乾清宫而去。
同样,才散朝回去的各路大臣也被这紧急钟鸣声惊呆了,然后无不大喊掉头,朝紫禁城奔去。
此时,共和国北征军2a18师先遣部队已经乘坐火车抵达北京城外黄村了,而在后面的大部队也已经到达了廊坊,天津城是北洋总部,北方最大的重工业城市,各种设施要比塘沽区便利的多,就连在天津火车站里都停顿着不少的火车。
把车上的旅客直接强制转移下来后,国防军征用这所有能用的上的车皮,开始运兵朝北京城进发,必须要承认,有着山东半岛的压力,这几年北洋的确做的不错,相比历史上的情况而言,没有了庚子事变导致的灾难巨额赔款,以及有着英法等国的支持,北洋的工业建设成果。
袁世凯又本身是一个拥有者极高能力,和大魄力的人,舍得下本钱,因此直隶这一片地方的交通很是便利,相比起来,比江南那些地方要好太多了。
虽然比不上共和国的标准公路,甚至连三级公路的标准也达不到,但是这些石子土路很是平整,而铁路也建成了满清第一条复线铁路,北京到天津段。
复线铁路最大的优势就是运力提升数倍。
短短半个小时内,就有超过5趟火车从天津站奔向北京方向。
这5趟火车满载了超过1万人的国防军官兵,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被运到了北京城外。
根据命令,第一时间内,第18师官兵必须把北京城围困起来,封锁所有的出入通道,然后等待后续部队和17师的到来,进攻北京城,尽可能保留北京城内的财富不被逃脱,也是为了尽可能的把这些鞑虏满遗们一网打尽。
“二营长,二营长。”一名通讯兵喘着粗气大声的喊道。
“什么事?”18师4团2营营长贺源吼道。
“团长让你再次加快速度,一定要在半个小时内到达永定门,把城门完全的堵住。否则那些鞑虏反映的快,逃了的话,再抓就麻烦大了。”
“知道了。弟兄们,加快点,把吃奶的力气拿出来,平时都说咱们18师是甲种师里的甲种师,这时候可不能让人笑话了,加快,加快啊。”
“营长你就放心吧,咱们就算趴下了,也得趴在北城门那。”一名保持着匀速呼吸的士兵回道。瞬间,队伍的跑步速度再次加快了一些。
为了让车厢尽可能多的装人,搭乘火车的部队都没有携带自行车。不光没有携带自行车,就连重机枪之类的家伙都没有携带,一律放在塘沽区等待后面的辎重部队带过来。
现在这些前锋部队,最大的火力就是80迫击炮,炮弹都不多,尽可能的轻装前进。
在马家堡站下了火车的18师第四步兵团也因此只能迈着自己的两条腿朝着北京城狂奔。
平时的训练这时就看出效果来了,每天早晨都要完成一个5公里越野,每周都要完成一次30公里拉练,每个月都要完成一次120公里急行军的国防军官兵对这十多公里的路根本不在话下。
在2营左右后面,奔跑的是4团的其他三个营,他们紧紧的跟着朝永定门方向跑去。
北京城太大,人口又多,想要全面收复,需要的兵力自然也就较多,这个时候需要的不是重火力,而是军队的数量,因此最前线的清一色都是步兵团,至于炮兵部队,全部押后。
兵力相对充沛,战力又极为强大,对手又是如此的弱小,因而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