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程序合法(5/6)

领导还是人人喊打自己屁股不干净的阮大铖。所以这个监审司一定不能放在御史台否则御史台的人会疯的。

“皇上按察司本就存在。如今增设绩效司、监审司等于多出5o余个正三、正四品的官位出来如果不是阮大铖此人过分臣怎会反驳呢?请吾皇明察!”

“嗡”

解是从“多出5o多个官职”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这么想本就意味着失职偏偏贺逢圣还公开说了出来;说出来的目的又是在反对一个人人喊打的阮大铖。这个辅不会是糊涂了吧?

一旁洪承畴满脸通红郑三俊目瞪口呆杨嗣昌冷眼旁观这种种表情落在小朱眼里他脑袋能不大嘛!

就在此时杨嗣昌忽然阴侧侧的说了一句:

“皇上贺相此言臣不敢苟同各省按察使为正三品这倒不假。可毕竟是太祖国策于今施行三百年如若新立二司的官职依旧是正三品恐怕会生波澜。既然如此不若参照阮大铖私自选任的吏目为基础上划三级为妥当吧?”

“…”

杨嗣昌这段话有三层隐含意思:

1.****贺逢圣的提议监审司、绩效司的官职绝不能高过正三品如果按照阮大铖之前的胡来行径他所私自委任的“检校”是正九品“吏目”是从九品。九品上三级是六品官。

如何界定新官职的品秩向来是官场斗争的焦点。

2.既然品秩都参照那老流氓的了等于杨嗣昌公开宣称他支持皇上继续启用阮大铖来清理。

3.小杨先说“按察司乃太祖朱元璋定的国策”然后再提“新立二司”其实是在提醒大家绩效考评、监审二司完全可以不在御史台下面设立。这就等于递给小朱一个建议将二司单独设立不再归属于任何一个“老部”下面。这样既可以达到第三方监审的目的也可以避免阮大铖人品太差无人愿与其为同僚的尴尬了。

但杨嗣昌真实目的不在于此既然不在“老部”治下那这新二司就属于新政了而分管新政的恰恰是他杨嗣昌。

这就是成熟政治家的范儿很简单两句话却值得所有听到的人去仔细琢磨当琢磨透了您也就成高手了。在这方面贺逢圣确实不如杨嗣昌。而小朱也不如杨嗣昌他反倒挺高兴能绕开这个障碍。

“好啊好啊就依杨先生的提议吧。”(谢皇上)“哪”小朱扭扭头看到底下大臣的表情都不太对劲他有些奇怪但还是兴致很高的问其他人的意见:

“贺先生”(臣附议)“洪先生?”(臣附议)……

全票通过。中国历史上的个独立审计机构正式成型尽管这个部门的任长官阮大铖本身就是一个贪腐成性的官员但仍不能抹杀独立审计所带来的积极一面。而且还有一点遗憾是这个部门的提议是为了要弱化一个边军大将的欺君之罪。

“诸位先生”小朱自信满满的把手中锦衣卫的材料递交给了内阁。“你们都看看吧田雄的死居然还有故事哩!”

……

闲话少说田雄究竟是在斩杀匪黑云张彪的战斗中牺牲的还是死于一场不成功的叛乱?这个问题的如何解释将关系到边军稳定问题。

如果欺君之罪做实则黄得功必死参与撒谎的张煌言也必死无疑。而曹变蛟、刘惟敬、舒烨稷作为交接督办人员也将成为渎职罪人。

一旦黄得功、曹变蛟都倒下那还有什么指望吗?

所以要想明确黄得功没有犯下“欺君之罪”就必须从法理上做一个完美认可。

先锦衣卫的名声并不是很好从太祖朝起锦衣卫就被广大文官所唾弃如今锦衣卫的信息与参谋总部情报局的信息正好相反那么如何采信也就成为了一种本能选择。更何况军情局是吴三桂在管理难道因为一个已经伏法的田雄再把辽东军系的象征吴三桂也给****从而冷落整个北中国各大军系的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