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长威风(4/11)
话,有没有带有偏颇的情绪在里头。
好在,从秦岭振回答问题的状态看,他应该没有这么做。
黄一天问道,秦主任对于县一中搬迁的问题,了解多少?
秦岭振回答说,黄县长,其实关于县一中搬迁的提议,以前不止一次被相关领导提及过,只是由于县一中的部分教师因为这件事组织了大规模的上访反对学校搬迁的行动,这个提议才会被搁置下来。
黄一天听了这话,不由一愣,他没想到,这件事之前竟然已经闹到如此水火不容的地步,这样看起来,只怕这件事原本就是个已经开封的炸药包啊,现在徐大忠想要把这个炸药包往自己的手里塞,其目的自然是不言自明了。
只不过,他黄一天并不是头一回当领导,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心里自然能拎得清,否则,也就不会走到现在,官场能够走的顺利的人,除了有关系,还得有智慧。
黄一天又问道,闹事的教师为什么要上访?不是说一中因为扩招的缘故,学校面积不够用,所以要搬迁吗?
秦岭振一听这话,就明白,这个理由一定是徐大忠刚才跟黄一天谈及此事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于是轻轻的笑了一下,对黄一天汇报说,黄县长,咱们洪河县一中已经成立八十多年了,前几年刚刚搞过八十年的校庆活动,当时我作为嘉宾也去了现场,学校的确是一所不负盛名的好学校,全县最好的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都集中在一中。
这两年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的确学校扩招了不少学生,只是目前还没听说有学校硬件设施不够用的情况,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想根本就不用扩大,多招几千学生都不会有问题。
秦岭振慢悠悠的几句话相当于否定了徐大忠提出搬迁学校的一个最重要的理由。
秦岭振继续顺着自己意思往下说道,再说了,学校的搬迁也是一件大事,首先就是搬迁费用的问题,包括搬迁地的拆迁,盖楼,这些都是一笔不容忽视的大手笔花费,县财政根本不能承担。
按照以前领导的一些提议,一中搬迁后的地址是洪河县城北的朱码镇,那地方已经基本上跟农民的土地接轨,人烟稀少,道路情况也没法跟现在一中的位置相提并论,搬迁后城里学生和老师的上学上班问题,住宿学生在当地的安全问题等等,都要考虑,这些都是老师们不愿意搬迁的原因。
原本运营的很好的学校,为什么一定要搬迁呢?在大部分的洪河县居民眼里,这件事实在是不值得如此大费周章的多此一举,那就是浪费财政的钱,拿老百姓和学生开玩笑。
秦岭振这么一说,黄一天对一中搬迁的诸多背景情况也算是有了初步的了解,尽管秦岭振这一番回答没有涉及任何一个领导的大名,黄一天的心里已经清楚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一中原本是没有必要搬迁的,只怕徐大忠县长因为某种利益的驱使,迫使他一定要想尽办法促成这件事,只是没有自己这个县长的同意,他徐大忠想要把这件事办成,只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黄一天吩咐说,秦主任,你把以前领导关于研究一中问题的记录都拿来给看看,下午下班后,你再陪我到一中附近四处去转转,我想到一中现场看看那里的情况。
秦主任赶紧去落实了。
夕阳西下的时候,倦鸟归巢,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里人流一股脑的全都往大门口涌动,到了下班时间了,人人都惦记着自己八小时以外的休闲生活,哪里还有心思在这栋办公大楼里多呆一分钟。
洪河县长黄一天的办公室里灯还在亮着,秦岭振正在请示道,黄县长,要不要我提前通知一下一中的校长,等会你在一中随便转转后,让一中校长亲自把详细情况向您汇报一下。
黄一天摇头说,先不要惊动任何人,我们这次只是随便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