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43〕长威风(5/11)

转。

秦岭振见黄一天反对自己的建议,也就不在出声,陪着黄一天一道下楼,乘车往一中走去。

洪河县一中位于县城东位置,远远看去,一栋栋教学楼高高耸立在东部显眼位置上,教学楼四周葱林翠朴,看起来充满学校的幽静气息。

车子在一中大门口停下来,在秦岭振的陪同下,黄一天信步向前走,一进门便是一个繁花似锦的大花坛,花坛一角一个看起来相当具有卡通趣味的牌子上写着一行字,小草也有生命,请脚下留情!

花坛往后便是县一中的行政大楼,秦岭振附在黄一天耳边介绍说,三楼以下全都是县一中的教师办公室,三楼往上则是学校领导的办公区域,这栋六层楼是学校里最为古老的建筑了,在建国前已经有了,当初也算是洪河县城的标志性建筑,算得上是第一高楼呢。

办公楼的一楼中间留出了一个通道,通道足够并排走两辆车的距离,经过通道往后走,便看见两排高高大大的树木立在两旁,从树的高度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两边的树龄必定至少有几十年了。

黄一天站在这条路上,左右看了一眼,左边是一个小桥流水的公园式场景,右边一排排楼房有秩序的立在那里,看得出来,左边是学生晨读休息的场所,而右边则是学生上课的教学区了。

整个学校面积很大,黄一天和秦岭振两人在里面足足走了半小时,还没能绕出学校的地盘,整体看起来,学校环境比一些中等大学的环境还要漂亮,硬件设施也比较到位,黄一天的心里不由打了个问号?这么好的学校,难道真就像徐大忠说的那样,不搬迁就不行吗?

从一中转了一圈出来后,正好碰见几个在周围路段散步的老人,黄一天心里一动,走到一位老人的面前客气的招呼后,向老人打听说,老人家,听说这一中要搬迁了,有这回事吗?

老人一听这句话,脸上立马露出搵怒的神情说,那都是县政府那帮人吃饭不干事穷折腾一个顶俩,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多捞好处呗。

黄一天听了这话,忍不住追问道,这一种搬迁,县政府的领导能捞取什么好处呢?说来说去也不过是一中的内部事务罢了,老人家这话我可是有些听不大明白了。

老人听了这话,定住脚上下打量了黄一天一眼道,小伙子,瞧着你不是本地人吧,那就难怪你不知道情况了。

老人细细的跟黄一天解释说,最近这洪河县里开发了不少房地产项目,可是有些楼盘的位置比较偏僻,所以楼盘就没人买,偏偏这开发发房产的开发商跟县政府的领导又有交情,这不,县政府的领导就提出要一中搬迁到那偏远的地方去,首先是方便了开发商卖房了。

一中毕竟是洪河县最好的学校,有多少孩子都在一中上学呢,家长就舍得让孩子去那么远的地方,整天风吹雨淋的跑路?再说了,学校要是真的搬迁了,必定要盖新的校区,到时候,又是一个相当大的房地产项目要动工,到底由谁来盖新校区的房子,表面看起来说是要招标什么的,到最后,还不是由县政府的领导内定。

县政府积极的鼓动一中搬迁,说白了对他们来说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可是对于老百姓来说,那真是没有那个必要的穷折腾啊,这**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折腾到最后,还不是普通老百姓遭殃嘛。

老人唉声叹气的言论让黄一天的心里不由满是感慨,是啊,大家都为了多赚钱,政府为了配合房地产开发,牺牲了多少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啊,现在这房子是越来越贵了,老百姓的日子却越来越难了,长此以往下去,只怕有些少数人的口袋的确是富足了,可是广大老百姓的口袋却被掏空了啊,这种现象要是再不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只怕各种矛盾会越来越多呢。

跟老人聊了几句后,秦岭振陪着黄一天一道往回走,一路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