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七七徐州大突围及战后的华东1(2/8)

转为攻势,使用于攻击的部队为:以濑谷启步兵第33旅团为基干的濑谷支队,以长濑武平步兵第8旅团为基干的长濑支队和由第5师团转隶的、以坂本顺步兵第21旅团为基干的坂本支队。矶谷廉介的部署是:濑谷支队在右,沿枣台铁路向台儿庄进攻;长濑支队在中,先向兰陵镇、甘露沟,再向禹王山进攻;坂本支队在左,先向向城,再向四户镇进攻。3个支队并列攻击前进,我第2集团军及第52军、第60军等部队坚决抗击,不断反击。至4月底时,双方激战于兰城店、禹王山、泥沟一带,对当地的一些要点均进行多次的反复争夺。日军不仅难以进展,而且3个支部队基本上均陷于被围的困境,后方联系常被切断。日军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为援救处境危急的濑谷支队,4月28日将刚刚由第2军增加配属的步兵第16师团的草场辰巳第19旅团(以步兵第20联队、野炮兵第22联队第1大队为基干)编为草场支队,令其由濑谷支队右翼投入战斗,向台儿庄地区进攻。但进至金陵寺、白山西附近即遭到第110师、第30师的顽强抗击,被迫转为守势。

临沂方面,日军在坂本支队西去台儿庄战场后,第5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立即于3月31日进至汤头镇,尔后又至义堂集指挥作战。当时青岛及胶济铁路等后方警备占用了大量兵力,一时无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4月中旬,因得到独立混成第5旅团第17、第20两个大队及第师团步兵第150联队第1大队的加强,遂用这些战斗力较差的部队接替警备后方,以战斗力较强的国崎支队进攻临沂。该支队是以第5师团的国崎登第9旅团为基干的一支部队,淞沪会战时由华北调去华中;占领南京后,1937年12月31日受命归还第5师团建制;1938年1月14日在青岛登陆归建,并担任青岛警备。下属有步兵第41联队(欠4个中队)、步兵第42联队(欠1个大队、2个中队)、野炮兵第5联队的第2大队、第3大队及工兵第5联队等。国崎支队于4月16日开始向临沂外围阵地进攻,激战至19日夜,攻占临沂,24日占领郯城、马头镇。但当继续前进时遭到我第52军及刚刚调来、位于涝沟的第46军的猛烈抗击及反击,不但毫无进展,而且被切断后方联络,弹药、粮秣缺乏,士兵伤亡极大。从进攻临沂始至4月底,“各中队伤亡累计达60—75,联队实力还达不到1个大队”。日军“华中派遣军”根据徐州会战计划派出两支先遣部队,以策应“华北方面军”的作战,并掩护本派遣军主力的开进及展开。第6师团第11旅团旅团长坂井德太郎率以步兵第13联队、骑兵第6联队、野炮兵第6联队的第3大队为基干的坂井支队于4月23日从芜湖出发,24日在海军协助下从和县以东新河口渡江,占领了和县,26日占领含山,30日占领巢县;第101师团第101旅团旅团长佐藤正三郎率以步兵5个大队、野炮兵1个大队为基干的佐藤支队于4月24日从东台出发,26日占领盐城,28日占领新兴城。以上两支队均未受到有力的抵抗。蒋介石当时尚未预见到敌对徐州将采取大规模的包围行动,认为淮南方面日军的进攻仅是策应鲁南作战,因而仍本着“以攻为守”的方针,决定在鲁南和淮南两战场同时采取攻势,以阻止日军的南北对进。他于4月30日向李宗仁发出训令:“(一)鲁南方面:1.敌之攻势已顿挫。2.决全线转攻势,与敌以更大之打击。3.石友三军不攻郯城、不顾任何敌人之牵制,向敌后方挺进,并以1旅以上兵力向青岛攻击前进。4.樊松甫军避开马关镇据点之攻击,向敌主力后方挺进袭击。5.其余守势正面各军可增加第50、第140两师,全线转移攻势。6.转攻以后无论效果大小,抑或万一顿挫,均须适时抽出损害过重部队至运河后方构筑据点工事并整顿补充。7.其他已到、未到控制部队不得使用。(二)淮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