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节:戴高乐之殇(2/4)

有英勇就能打胜仗的。德国人密集的火力杀伤了大量法军士兵。最终因为伤亡实在是太惨重,戴高乐不得不退回去了。

几次登陆战进行的都很突然,每一次德国空军甚至都来不及赶赴战场战斗就已经结束。德**队单单凭借着地面部队的火力就已经轻易的击溃了小规模登陆部队。每一次浅尝辄止的登陆试探都是在德军及时的反应中被阻止。

他们知道这一点来自德国人快速有效的信息传递,从战俘们使用的图像通话这种逆天的设备上可以看出来,德国人在信息传递这方面的技术上领先整个世界太多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生产出他们那样的设备。英国的情报分析机构当然能够推断出这种设备可以起多大作用。因此,他们认为传统的突袭战术对德军来说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这就是说。小规模的登陆作战已经不可取了。每一次尝试只不过徒增伤亡而已。戴高乐也因此得到了他意料之外的强大支援,大约300多架飞机和三十六艘各式船只出现在他的进攻序列中。这一次不再是浅尝辄止。而是铁了心要用大量的炮灰来试探一下德国人防线的强度。

只要是试探就会有伤亡,德国守军的反应速度一如既往的快速。英美法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实在是需要加强。因此。他们只好花费很大的力气去修复沿海被德国空军摧毁的军事设施。本来打算把德军前线机场摧毁的想法也因为攻击力不足导致破产。

德国人的飞机虽然都退回来了,可并不能证明他们就此偃旗息鼓。他们依然在欧洲海岸线保持着强大的控制力。英美空军要想越雷池一步都很困难。因此,登陆行动注定是失败的,他们的大规模尝试也不能逼迫德国空军做出什么改变。短期内欧洲局势还是难以改变。这一点丘吉尔心知肚明,可是他还是要用一次又一次的试探战斗来保持将士们的战斗激情。长久聚集在英伦三岛上无所事事的大军不做点什么的话,过不了几天就会军心涣散。那样不用德国人打上门来,他们自己就崩溃了!

联军兵力来自五湖四海,就连美军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虽说艾森豪威尔这个优秀的统帅能力很强大,克维持一支规模如此庞大的军队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德国人能够轻易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一战之后经受的长期压迫所致,他们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团火的。而德国人优秀的历史传统也让这一支部队在纪律方面表现的非常好。

其中其主要作用的还是姜昕引入的战争心理疏导理念。德国士兵在激烈的战斗过后。往往会因为强烈的刺激导致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所以部队总是会因此失去一些战斗力。尤其是德军这个问题最为明显,如果不是姜昕的团队,也许压在德军身上的这座大山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所有人都小瞧了德**队之中新的作战部队陆航大队。这一支部队在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早就显示了自己超强的战斗力。而今轮到了戴高乐享受他们的虐待了。

陆航大队归属里希特霍芬指挥,而里希特霍芬则是莫德尔防御体系之中重要的一员。作为一个善於在战场上作出决断的斗士,里希特霍芬的性格相当的嘎嘣脆。德国空军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良好表现离不开他杰出的指挥。现在在西线他也有足够的能力控制这里的天空,在海狮计划失败之后白起做了检讨。里希特霍芬也针对此事向各位元帅做了检查。尽管他们取得的战果很可观,相比之下他们的损失显得微不足道。可是这还是开战以来德国空军第二大的损失,第一次是愚蠢的胖子戈林鼓捣的,第二次则是战无不胜的白起整出来的。

英国人在未来一年之内都别想具备攻击欧洲大陆的能力,这是接近1000名德国空军飞行员在不列颠居住到战争结束这个代价换来的成果。阿门击落了不下于6000架英美飞机。在地面上炸毁的飞机甚至是这个数字的3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