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戴高乐之殇(3/4)
英国人跟美国人想要弥补这个损失最起码需要一年多!因此,白起可以放心的把俄国问题解决掉,这样就可以避免两线作战了!
这个时候一件小事耽误了白起提前发起莫斯科之战的打算。那是戴高乐率领的8个师的自由法**和加拿大部队在加莱附近做的一次大规模登陆尝试。他们依靠着强大的海军在浓雾中冲出来,对准海岸边的德军工事万炮齐发。德军立刻开始反击,海水中被爆炸的炮弹激起的浪花此起彼伏,迫使英国人的舰队只能距离海岸10公里之外进行不怎么准确的炮击。
登陆艇接二连三的冲上滩头,士兵们呐喊着端着枪冲上前来。却被德军密集的机枪火力所阻挡,紧接着呼啸而来的迫击炮弹准确的落到了人群中。经过特殊设计的适合在沙滩上爆炸的平头弹杀伤力强大。保证不会钻进沙地里导致杀伤力不足。
戴高乐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距离岸边不远的一个德军雷达站。英国情报机构怀疑这个雷达站正是封锁海峡的德军情报来源之地,联想到德国人先进的信息传递技术,所以他们很想知道这里都有些什么样的先进设备。
悲催的法国炮灰一路奋勇冲杀,可惜就是撕不开德军严密的火力网。经过一番激战,人数较少的德军首先不支。他们开始缓慢的向内陆撤离,天上飞的英美飞机不断来回盘旋。把他们的机枪工事打的乒乓作响。这个时候法军开始成功的越过了滩头部位的沙地,开始进入到了内陆部分的草地上。
第二道防线距离此地不过一公里。德军沿着交通壕快速后撤。沿线到处都是的雷场阻碍了法国人追击的脚步。在几名士兵被炸的血肉横飞之后,他们不得不小心翼翼的探索前进。
期间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小插曲。由此即可见识到自由法国士兵的军事素质。这是一个悲催的迫击炮战斗小组,他们装备的是60毫米迫击炮。这种炮来自于美国,是一种机动性能良好的步兵武器。第一发炮弹他们充公的打出去了,只是距离德军的机枪火力点相去甚远,修正之后紧接着第二发炮弹却是啥动静都没听到,紧接着第三发炮弹那可就是惊天动地了!因为第三发炮弹直接引发了还在弹膛里的第二发弹!随后一连串的爆炸直接把整个迫击炮班都炸上了天!这是一个因为炮兵素质低下造成的严重事故,最终导致了自由法**十几名士兵的惨重伤亡。这都是新兵脱胎换骨成长为老兵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只是对许多人而言这个代价是他们的生命。
这样的士兵单单凭借着一腔热情是不能打胜仗的。他们虽然距离德军雷达站只不过十余公里的路程,可这十余公里那就是天堑般难以逾越的障碍。最终损兵折将的自由法**不得不再次登上登陆艇从哪里来的回哪里去了!
海滩上布满了被击毙的士兵尸体,他们打扎绑腿。身上都揣着麻雷子。手里的老李步枪和八大粒,汤姆逊、勃朗宁什么的倒是一应俱全,只可惜对于身经百战的德军而言这些个新兵蛋子似的士兵实在是太脆弱了一点。
战斗进行的很迅速,在德国空军的飞机来临以后一边倒的局面很快出现。躲藏在工事里面的德军士兵伤亡甚微。他们手里的机枪倒是都打的快报废了一般。各种机枪充斥在隐蔽的机枪火力点中,构置精巧的火力点易守难攻。即使是来自海上的舰炮火力也是难以攻击到这些个选位巧妙的火力点。
反登陆作战要么把敌人消灭在滩头,要么把敌人在内陆击溃,赶到大海里去。这一次英国人的情报很不准确,他们以为是防御稀疏的海滩没想到却是德军精锐步兵重点驻防的区域。空中侦察的结果不足为凭。眼下他们这一次大败而归就是证明。
稍稍大一点规模的登陆作战尝试也失败了,法国人虽然没有获得德军雷达站里面的先进设备。但他们总算是探清楚了这个海滩是一个工事密布的硬骨头。
潮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