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 题(3/4)



一旦输给这个不知名的小子,自己苦心经营数年的名气将白白为他人作嫁衣。

比起成矫,他严嵩自己更怕输。

“虞先生,请出题!”严嵩抖擞起精神,准备拿下第二题挽回局面。

虞坚也不拖延,出题:“有一国君,欲立新法,有一仁德善心之士,有一熟读律法之士同参与立法,问谁为主,谁为次?”

题目一出,王陆不再和第一题时那般松散懈怠。

原因无他,就是严嵩和孙朔两人不靠谱。

上一题明明那么简单……大概,也许……总之,就是二人难孚自己期望。

靠他们的答案,鬼知道这次还会不会再答错。

他已经答对了一题,真的不能再答对了。

再答下去,公孙鞅留下都是小事,倒时消息一出去,秦国得增加多少国运值。

并且自己表面的阵营还属嬴政,这笔功劳是记在嬴政头上,岂不是让嬴政又离储君之位近了一步?

若嬴政按照历史当了秦王,秦国强大,十年不灭,消失的就是自己了……

说什么!也不能答对第二题。

史迁:“王兄好像燃起来了。”

王陆折断一根竹简,将两段小竹片一左一右,分别代表仁德之人/熟法之人。

“如果我是国君,我会选……”

——选个篮子。我又没当过国君,我怎么知道国君要顾虑哪些?

要不选熟法之人?

毕竟立法的法文及各种条条框框肯定需要专业的人来写,就像不知道谁说的,术业专攻。

王陆拿起右侧代表熟法之人的断竹片,却又很快放下。

仁德之人,这个选项看似离谱,但既然放在选择中,肯定有几分道理。

公孙鞅的老师看起来也不像吃饱了撑着胡乱编题的人,所以……选仁德之人?

王陆放下手中短竹片,拿起住左侧的。

福临心志。

一刹那间王陆想起了上一题,上一题的题目就是核心内容就是“法容不容情”。

虞坚的回答是不容情,那么由此可以推理出,他不希望法的公正因为人的善心而影响。

也就是法,无须仁德!

懂了!

就选它!

王陆坚定地拿起左侧竹简,等着严嵩和孙朔想好自己的答案。

又是一刻钟,闭上眼在脑海中模拟辩论的严嵩睁开眼,他有了自己的答案。

“三位都好了吗?”虞坚问道。

三人齐齐点头。

“那就一块给出答案吧。”

“熟法之士!”

“熟法之士!”

“仁德之士!”

“?”虽说已经不再信任他们两人,可在知道的答案和他们都不同时,王陆心里有些发毛担忧。

总不至于再答对吧?

不会吧?不会吧?

“呵呵……”虞坚捋胡笑道,让王陆不寒而栗,让严嵩如坐针毡。

“虞先生,快快评析。”严嵩手摆在腿上,腿上的布都湿了一块。

“这第二题,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若你有辅佐国君治国之能,即‘ ’,这题一目了然;若无,哪怕研学了再多的律法,也是‘小法’,可用,却不堪大用。”

“所以这题……”

“最终答对者……”

“是……”

也不知是虞坚的恶趣味,还是恶趣味,急得严嵩想冲上去扇大耳巴子。

“是王陆!”

“王陆再对一题!”

一瞬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