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65 天玄血光(3/5)

如瑾听说这件事之后,问长平王:“皇帝有意袒护太子,你准备怎么办?”

早已经清晰的案情,皇帝却偏要刑部大理寺那边仔细审问,给个结果,那必定是有利于太子的结果了,审案的人要做的,就是领会皇帝意思,将太子尽量摘出去。

长平王之前那么卖力鼓动,替永安王造势,他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呢?他应该有考虑过这种情况的,如瑾想。

不过,她又补了一句:“如果王爷不方便相告,我也不勉强您。只要您自己小心些就是,整个王府,还有……我家,陈嫔娘娘,都与王爷休戚相关。”

“那么你呢?你担心你自己吗,还有我,你不担心?”长平王笑问。

如瑾脱口想说“我自然关心王爷”,可是这礼貌性的言语终于没出口,因为被他盯得发窘。

长平王摸摸她的头:“放心,我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次本来也不是为了拿掉太子。”

如瑾待要追问,见他不欲多言,也就住了口。这些事隐秘之极,她不能问个不停。

只不过,心里到底有些悬空空的,不由就想到了陈嫔整年抄经的行为。当自己对一些事无法掌控的时候,寄情于安神静气的佛教典籍,的确可以缓解不安。怪不得陈嫔总有一股子与旁人不同的沉静,即便位份不高,即便时常被人瞧不起,可她是与众不同的。

于是,又想起佟秋雁。她也在抄经。

她是诚心祝祷么?如果是,那么在那姬妾同住的西芙院里,也能寻得一方宁静天地吧。

所以这日午睡起来,长平王不知去了哪里,如瑾在屋里有些闷,就想起佟秋雁来,叫了丫鬟一路散步,慢慢走到了西芙院跟前。

这院子前后种了成片的木芙蓉,正是花期,各色品种次第蓬勃地开着,还有几株“三醉”珍品植在院门口,嫣然盛放。

门口有两个小丫鬟在洒扫,做得并不用心,一边干活一边说笑玩耍,地上散落着几枚铜钱鸟羽做成的毽子,色彩鲜艳,赏心悦目。

不过看到如瑾过来,两个丫鬟连忙恭恭敬敬上前行礼,又将毽子全都收起来藏在背后,生恐被主子怪罪似的。“藏什么,想玩就玩,只要把事情先做好了,尽管开心就是。”如瑾笑着说了她们几句,又问佟姑娘在不在。

小丫鬟连忙说“在”,一个引路,一个通传,规规矩矩将如瑾一行请进院子里。待如瑾进了院被人接着,她们又回到门前去做事,相互对视着吐吐舌头,这个说“侧妃真和善啊,我还以为要挨骂呢”,那个说“就是,王妃跟前的大丫鬟都比她厉害”。这个又说“最近王妃被关在院子里不得出来呢,内院有事都是侧妃拿主意”,那个就说,“总这样才好,我觉得轻松多了。”一个年长的婆子路过,皱眉呵斥两人噤声,不要乱嚼舌头。两人这才住了嘴乖乖干活,不过私下里还是夸奖侧妃。

接了如瑾的是祝氏,王府里积年的老人,大概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宽额直鼻,眼睛大大的,有一股子男孩的英俊,并非女子的妩媚之姿。她说话做事也颇为干净利落,脾气似乎也直接,如瑾和她见过几次,印象还不错。

小丫鬟引了如瑾进院的时候,她正在太阳底下挑凤仙花,一朵一朵摆开了放在绢帕上,然后对着阳光细细查看颜色,将合适的放进小瓷臼子里。看到如瑾进来,她就扔下花走上前,笑着行礼问好:“蓝妃怎么有空到这里来了?”

“午睡起来有些乏,到处散散,就散了过来。”如瑾笑和她点头,然后看了看十分新鲜的凤仙花,“怎么这时节还有它呢?”

院子里做事的丫鬟婆子过来问礼,如瑾挥手让她们散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不用管她。大家应命散去,有属于后院房里的,就去后头通知主子。

祝氏指了指自己屋子的窗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